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12015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Y-2×X-38。母本Y-2是“冬玉”經多代自交分離選育而成,父本X-38是“碧玉”經多代自交分離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雜交一代西葫蘆品種。中早熟,從播種到采收250克左右的嫩瓜50天左右。株型半蔓生,植株開展度大。葉片缺刻淺,葉綠色,上有小量白色斑點。第一雌花節位5—6節,雌花中等,成瓜率高。商品瓜直筒形、皮色淺綠,光澤度好。
品質分析:山西省農科院中心實驗室檢測,水分94.08%,Vc含量18.49 mg/100g,粗蛋白0.96%,粗纖維0.32%,干物質5.92%,總糖2.80%。
產量表現:2010—2011年參加山西省早春保護地西葫蘆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673.5公斤,比對照冬玉(下同)平均增產6.7%,試驗點6個,全部增產。其中2010年平均畝產6629.0公斤,比對照增產7.9%;2011年平均畝產6718.0公斤,比對照增產5.6%。
栽培要點:施足底肥,地膜覆蓋。每畝種植1300株左右為宜。開始結瓜后,澆水追肥不可缺。及時采摘嫩瓜。
適宜區域:山西省早春保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