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認定編號:閩(min)認藥2012001
作物種類:山藥
品種(zhong)名(ming)稱:麻(ma)沙山藥1號
選(xuan)育單位(wei):福(fu)建省農(nong)科院農(nong)業(ye)生物資(zi)源所、福(fu)建省種植(zhi)業(ye)技(ji)術推廣總站和(he)建陽市麻(ma)沙鎮農(nong)業(ye)技(ji)術推廣站
品種來源:從福建省(sheng)建陽農家(jia)山藥品(pin)種“建陽土薯”中(zhong)篩選育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中晚熟,生育期210~240天。莖具棱,右旋,綠色帶紫。葉互生,少對生;葉卵形、三角形卵形,長7~13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戟形,葉緣微波狀,葉脈明顯,綠色,葉腋內無珠芽。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花黃色。塊莖長圓柱形,長55~90厘米, 粗2.7~5.0厘米(mi),單根鮮重500克(ke)左右,表皮黃棕色,具須根,斷面肉白、粉質、黏液多,折干率35.4%。經福建省藥物檢驗所檢測,每100克干樣含尿囊素0.65克,粗多糖3.7克;經福建省農科院中心實驗室檢測,每100克干樣含淀粉80.4克,蛋白質7.29克,氨基酸4.59 克,粗纖維為1.5克;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鎘、鉛、鉻、總砷、汞等重金屬含量符合我國《藥用植物及制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要求;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和艾氏劑含量等農藥殘留均小于0.01毫克/千克,為安全的藥材原料。經建陽市植保植檢站田間病害調查,發現有炭疽病、褐色腐敗病等病害發生。
產量表現:經建陽、蕉城、云霄(xiao)等地多(duo)年多(duo)點試種,一般畝產2000公斤左右。
栽培(pei)技(ji)術要點:在建陽市適宜播種(zhong)期為3月下(xia)旬至(zhi)4月中旬,播種(zhong)前(qian)15-20天(tian)進行種(zhong)薯催芽;種(zhong)植地宜選擇土層(ceng)深厚(hou)、土(tu)質疏松的砂質壤土(tu)地塊,每畝定植(zhi)4000~4500株;種前施足(zu)基肥,塊莖(jing)膨大期追施鉀肥,種植(zhi)過程注意(yi)防(fang)治炭疽病、褐色(se)腐(fu)敗病等病害。
省農作(zuo)物品(pin)種審定委員會審定(ding)意見:麻沙山藥1號屬中晚熟藥食兼用褐苞薯蕷類福建山藥品種。生育期210~240天,產量較高,斷面肉白、粉質、黏液多,品質優。適宜福建省建陽市種植,栽培上應注意防治炭疽病、褐色腐敗病等病害。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