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定編號 蘇鑒果201102
二、來源與類型 由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科所以紅頰×明寶雜交選育而成,為抗病、早熟的優良草莓品種。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設施保護地栽培。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平均畝產量2300公斤左右。植株呈半開張型,匍匐莖發生數較多,葉色深綠,連續現蕾、結果能力較強。果實呈長圓錐形,果形比較整齊,果面紅色至深紅色,果肉邊緣有紅色分布,中心呈白色,果實表面富有光澤,果面平整,坐果率高,畸形果較少。果實硬度中等,較耐貯運。耐熱、耐寒性強,中抗草莓炭疽病,適合露地育苗。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露地育苗。抗炭疽病性強,露地繁苗容易。繁苗畝栽700-800株母苗,繁苗密度控制在10-15厘米,苗齡在50-60天。
2、控制肥水。進入8月份要早斷氮肥并控制灌水,采用高山育苗或結合短日、低溫煉苗,更能有效促進花芽分化。
3、適期定植。常規育苗,當氣溫穩定在25℃以下時,蘇南一般在9月20日前后,方可進行定植;蘇北或降溫早的地區定植期可適當提前。
4、深溝高畦。定植畦壟面到壟溝高度要達到30厘米,防止果實掛到溝底,造成踩踏損失。
5、合理密植。每壟栽2行,株距18-20厘米、行距20厘米,三角形錯位排列。
6、植株整理。及時打老葉、摘匍匐莖,去果梗,劈側芽。
7、棚溫管理。現蕾、開花后適度提高棚溫,使棚溫維持在25℃-28℃,縮短果實發育天數,促進果實提早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