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鶴壁市浚縣矩橋鎮的豫玉種業新品種試驗田內,來自虞城縣經銷商田玉堂一邊看玉米長勢一邊不斷同戴景瑞院士請教目前黃淮海區域玉米育種趨勢、作為縣級經銷商如何才能選到好品種等問題。聽了戴景瑞院士的解答,田玉堂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砥礪奮進二十載,櫛風沐雨鑄輝煌。河南豫玉種業總經理彭強在致辭中表示,20年來,豫玉種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到目前注冊資金1.05億元,年投入科研經費千萬元以上。現在,每年可確保10個以上的玉米品種通過國家審定,是農業部育繁推一體化、中國種子行業最高信用級別AAA級信用企業。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得益于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注,更取決于各位合作伙伴的協同合作。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未來豫玉種業繼續秉承"成就伙伴攜手共贏"的發展理念。將持續發力推進院企合作加大科技研發,切實做到公司、合作伙伴及廣大農友各取所需互惠共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戴景瑞對此次觀摩會的舉辦和河南豫玉種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給予高度評價,并圍繞玉米新品種ND1602的選育、品種特性和黃淮海玉米育種面臨的挑戰及發展方向與大家進行交流分享。
玉米新品種ND1602是繼中國農業大學眾多優秀品種基礎上的又一力作,具有6大特點,即筒型果穗、包葉嚴實且高抗青枯、穗腐、銹病和高溫熱害等。
“ND1602’既適合于黃淮海地區夏播,也適合東華北的春播,適應性非常廣泛,綜合抗性較好。”戴景瑞介紹,對于黃淮海區、東華北區的主要病害如葉斑病、莖腐病等,“ND1602”均有較高的抗性,同時莖稈堅硬,根系發達,抗倒伏能力強,且穗子大,軸細,出籽率接近90%,粒長,容重率很高,具備高產、穩產特性。”戴景瑞認為,目前我國的玉米育種水平進步很快,尤其黃淮海區域夏玉米育種進展很明顯,但也面臨著品種眾多、同質化嚴重等諸多問題。未來黃淮海玉米發展趨勢將會向高密度、早熟、品質優易機收,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益的方向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建生對豫玉種業取得的成績和"院企合作"的成功經驗給予充分肯定。并著重對玉米新品種"美豫268"進行點評。
美豫268是李建生教授攜手豫玉種業運用單倍體技術培育的一個優秀玉米品種。推廣一年來,以其軸細、粒長、超高產深受經銷商和種植戶的青睞。
“美豫268植株莖稈粗壯,根系發達,具有彈性,抗倒性好。”李建生介紹,“美豫268”是中國農大與豫玉合作組配的品種,具有軸細、粒深,出籽率高,千粒重高,單產潛力高等特點,且抗病性好,抗葉斑病、青枯病等。
河南豫玉種業總經理助理楊雪利則圍繞公司發展現狀并就公司玉米新品種進行推介。
豫玉種業2017年12個品種通過國家審定,2018年,將有30個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其中,東華北區域有17個品種通過國家初審,黃淮海區域即將有17個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其中豫禾695”就是已經通過國家初審的品種。
楊雪利表示,豫玉種業的品種之所以呈現出多、快、好三大特點,不僅受益于國家政策紅利更取決于豫玉種業多年來對科技研發重視及品種資源的豐富積累。
據豫玉種業研發總監李建剛介紹,豫禾695早熟,白軸,株高偏低,根系發達,抗性較好,脫水率在27%左右,且適合深加工,如醫用淀粉等。
“豫玉種業后續還有脫水率約21%的品種推出,適宜機收,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趨勢。”
會上,河南豫玉種業玉米新品種ND1602黃淮海營銷團隊負責人秦威分別就ND1602、美豫268、豫禾695等玉米新品種相關營銷政策進行發布。
豫玉種業與中國農業大學的合作堪稱“科企合作”的典范,不但推出了一個個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值得農民信賴的好品種,也讓科研單位和種子企業實現了雙贏,共同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和供給側結構改革貢獻了自己力量。
種業商務網董偉  吳建軍|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