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宋遜風;施中英
“要想把種業做大做強,如果不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將是做夢空想。”在6月11日至12日的北京順義區,由中國種子協會主辦、北京農業產業投資基金承辦的中國種業融資暨兼并重組研討會上,神農大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培勁的這句話震驚四座,瞬間引爆種企老板的熱議。
在此次研討會上,中信證券資深專家講授了有關上市流程、引入私募股權、并購、兼并重組的知識及種業上市公司案例,北京農業產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楊曉斌向種企董事長、總經理推介基金,種業骨干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學習交流上市、融資知識和經驗,尋求資金來源。
介入資本市場推進種業發展
與會種業骨干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熱議種企發展問題,認為種業發展已到了不容回避猶豫、勢在必行的關鍵時刻,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是發展種業的路徑之一。曾被評為“全國種業五十強”第二名的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云鵬博士說:過去傳統做種業的方式一是靠本企業創收擴大再生產,二是靠銀行借貸,其結果后勁不足,企業發展緩慢。現在我們有兩個非常好的品種,想大力推廣而無更多資金支撐,正在尋求合作伙伴。這次研討會使我們換了腦筋、開了眼界,我們要盡早介入資本市場,借助全社會財力促進種業快速發展。
黃培勁通過上市實踐講了自己的感受:上市進度的快慢取決于企業規范程度的高低。種企的主要掌控人對資本市場必須具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對于種業企業家來說,上市融資的最大障礙不是在外界而是自己的心態,有些人總以為上市融資是人家沾了自己的光;其實正相反,是你借投資者之力發展自己。所以種企想上市,需要樹立一個開放、平和、端正的心態。
練好內功規范運作是上市關鍵
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成立,2010年5月26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創業板種業第一股。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荃銀不僅建立了直接的融資平臺,做強做大種業有了資金支撐,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增強了發展后勁,而且促進了荃銀高科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通過上市也提高了荃銀高科的聲譽度和美譽度,增強了荃銀的品牌效應。荃銀董事長張琴用企業現身說法表明,步入資本市場將帶來種企的風光無限。
張琴認為,企業上市首先要練好內功,建立股權激勵機制,吸引優秀人才,強化科研力量,打造核心競爭力,經營要創新,國內、外兩個市場并舉發展,品種要有優勢,要規范運作,荃銀高科自成立起就設立了法人治理結構,按章納稅,同時保障員工合法權益。還要做好準備,要有保薦資質的券商、有上市資質會計事務所、法律事務所,這關系到企業上市能否順利。
更新種業觀念找準發展定位
對種企積極介入資本市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鄧光聯談了促進現代種業建設的幾點思考。他說,要進入資本市場首先要更新觀念。種子企業要做大做強,缺少資金不行,過去單純地靠原始積累、滾雪球的方式難以推進種業快速發展,所以必須轉變增長方式,盡快介入資本市場,讓資本市場為加速現代種業的發展服務。我們加速現代種業的發展,不是全國8700多家種企齊頭并進,都做大做強,種業航母有十幾家就可以撐起來了,其余的可以是“巡洋艦”,也可以是“小舢板”,各家種企要量體裁衣,選準自己的定位,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現在到了重新洗牌的關鍵時刻。現代種業的架構要明晰,大的種企必須是育繁推一體化,大要全,才能做大做強;小的種企,不要也不能小而全。中國種業還處于初級階段,要做好適應國內外大環境、符合自己實際的規劃,上市融資和兼并重組也要從實際出發積極而務實地進行。
當今世界種業已經形成立體型產業,國際間相互競爭的態勢已成定局。為了與世界種業巨頭抗衡,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必須盡快做大做強民族種業,構筑中國種業航母。此次研討會為種企與資本市場打開了一扇窗,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是投資種業大門的開啟會;對于種業企業來說,是步入資本市場的入門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