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四川日報(成都)
本報訊(記者 陳飛燕 許靜)6月8日,省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成都簽署聯合共建四川農作物種業創新與轉化工程協議,力爭到2015年,培育10個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超級良種,超級新品種推廣1000萬畝;建成西部第一、全國一流的農作物育種基地和實驗室,形成主要農作物高產、高質量種子生產加工技術體系,打造1-2個育種能力強、種子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現代種業集團,全面提升四川省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中國農科院院長翟虎渠和省委常委、副省長鐘勉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省農作物已進行了3-4次品種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良種繁育基地近100萬畝,供種能力超過2億公斤,水稻種子的外貿出口占全國的51%。目前,四川已成為育種大省、制種大省和供種大省,農作物種業整體實力處于全國先進行列。
種業創新與轉化工程由省政府與中國農科院聯合共建,委托四川省農科院負責實施,將主要開展高產、優質、抗病農作物超級新品種培育及與此緊密相關的農作物優良基因資源和育種資源發掘利用、高效分子標記育種技術應用、種子產業化生產技術研究、種業科研基地和種業實驗室建設等,促進農作物新品種快速轉化推廣,將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配置的新體制和開放、流動、合作、共享的運行機制,并積極吸引種子企業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