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從春季到夏季,有些地區番茄病毒病大面積暴發,給很多菜農造成了重大損失。于是,很多菜農都選擇種植抗病毒番茄品種。
眾多的抗病毒番茄品種,表現各異,但在去年的越冬茬種植中,大多表現出了植株旺長、坐果率低、不耐貯運以及抗細菌性病害能力差等一系列問題。兩害相權取其輕,盡管菜農看到了抗病毒番茄品種的種種“不良表現”,但面對去年的毀滅性打擊,多數菜農還是選擇了抗病毒番茄品種。在此,針對抗病毒番茄品種出現的一些問題,筆者提出幾項建議,希望今年種植抗病毒番茄品種的菜農在管理方面注意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高溫季節早防植株旺長
高溫季節大棚內的番茄很容易出現植株旺長的現象,再加上品種方面的原因,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番茄一旦發生旺長,就會導致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衡,出現花器過小、坐果率低等現象。因此在越夏茬番茄的管理中,應特別注意通風,加大棚內晝夜溫差,調節植株長勢,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防止生長過旺,以提高坐果率。同時,在番茄定植緩苗后,可用助壯素75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間隔7~10天再噴1次,如果植株出現坐果率低的現象,可以用α萘乙酸鈉混加助壯素一起噴施。
嚴防細菌性病害
部分抗病毒番茄品種對于細菌性病害的抵抗力較差,尤其是細菌性髓部壞死和潰瘍。因此應針對細菌性病害的發病特點,做好前期預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做好前期土壤處理
番茄定植前的土壤處理是防病的第一步。傳統的高溫悶棚可殺滅一部分土傳病菌,對下茬作物的種植有很大幫助。但很多菜農在定植越夏茬番茄前不做任何土壤處理工作,拔了上茬就直接種下茬,建議菜農朋友一定要做好番茄定植前的土壤處理工作。如果覺得悶棚的時間過長,可以做一下簡單的土壤處理再進行定植,如可用敵克松處理土壤,用量為每畝3~5公斤,也可以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
定植后及時灌根
在番茄定植緩苗后就要定期用藥液灌根,預防細菌性髓部壞死和潰瘍等病害。具體方法:用23%的絡氨銅水劑600倍液、3.5%的甲霜?惡霉靈水劑600倍液混加海藻酸類生根劑連續灌根3次,每次間隔5~7天。同時用上述藥劑結合葉面噴肥一起進行效果更佳。
防止雨水進棚
雨水進入棚室內,容易將外界的病菌帶入,易加重細菌性病害的發生。薄膜滴漏,植株受傷部位接觸到滴落的雨水也是引發番茄細菌性病害的重要因素。在此提醒廣大菜農在整枝打杈后及雨后要及時噴施硫酸鏈霉素、磷酸二氫鉀溶液,抑制致病菌的同時補充營養。另外,在雨季要及時關閉棚口,并且要將風口閉合嚴密,發現薄膜損壞要及時修補,以免害蟲進入和過多雨水滴入。
種植抗病毒番茄品種除了要預防一些品種低抗的病害以外,也不能忽視常規病害的防治。這就要施足基肥,注重病蟲害防治,及時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從整體上增強植株的抗病抗逆性。 (楊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