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河南省2010年度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印發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8-21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603
 

豫農種植[2010]48號

河南省農業廳 河南省財政廳

關于印發河南省2010年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轄市及有關縣(市、區)農業局(農委)、財政局,省農業廳農場管理局: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 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農辦財[2010]2 3號)精神,按照省政府對小麥良種補貼工作的安排部署,省農業廳、省財政廳研究制定了《河南省2010年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現予以印發。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落實各項要求,切實把良種補貼按時足額落實到每一農戶,把技術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充分發揮良種補貼政策效應,加速優質高產新品種得推廣作用,推動全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二0一0年八月十七日

河南省2010年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

    2010年,我省繼續組織實施小麥良種補貼項目,補貼范圍覆蓋全部種植小麥的農戶。為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切實把良種補貼資金按時足額落實到戶,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農辦財[2010]23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優化結構、改善品質”的原則,對全省農民(農場職工)種植的小麥進行良種補貼。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補貼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鼓勵農民使用優良品種,加快優質高產品種推廣步伐。強化統一技術服務,加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措施的普及應用,實現良種良法相配套。通過示范帶動,進一步提高全省小麥生產水平,提升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小麥良種補貼,進一步穩定全省糧食種植面積,不斷提高單產水平,確保糧食總產繼續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推進優質專用小麥生產,進一步優化品種品質結構,提高生產效益,實現高產高效,促進農民增收。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整體推進原則。按照農業部、財政部有關落實良種補貼政策的規定和要求,今年我省繼續對小麥良種補貼實行全覆蓋,即按照農民(農場職工)實際種植面積全部補貼。

    (二)堅持品種擇優原則。省農業廳負責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按照“專家推薦、市場認可、農民歡迎、推優而不片面求新求異”的原則,研究確定全省小麥良種補貼品種。縣(市、區)可結合當地實際,在確定品種時,增加1至2個品種。在符合國家有關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優先選擇適應性好、符合生產需要、市場前景較好的品種。禁止選擇未經審定、審定未通過或終止使用的品種。

    (三)堅持公開推介原則。省農業廳將確定的補貼品種通過各種渠道公開向社會發布。各級農業部門要進行廣泛宣傳,積極向農民群眾推薦種植,引導農民進一步擴大良種面積,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增效作用。

    (四)堅持農民自愿原則。各級農業部門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根據優質高產、市場需求和生產需要,積極引導農民選擇使用推介的品種,不得采取強制手段干預農民自愿選種。

    四、補貼范圍、對象與標準

    (一)補貼范圍:今年全省小麥良種補貼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

    (二)補貼對象:生產中使用小麥良種的所有農戶(農場職工)。

    (三)補貼標準:每畝1 O元。

    五、補貼方式

    小麥良種補貼采取現金直接補貼或差價購種補貼方式。具體采取何種補貼方式,由省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省轄市人民政府實施。各省轄市、縣(市、區)農業、財政部門要切實搞好調查研究,結合本地小麥生產實際、種子準備情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的意愿,合理確定小麥良種補貼方式。確定補貼方式后,由省轄市農業局、財政局聯合行文,于8月底前上報省農業廳、財政廳備案。

    六、工作內容及要求

    (一)嚴格核實種植面積。農戶先據實向村委會申報種植面積和品種,由村委會登記、核實、公示后上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匯總、審核后,將本轄區種植面積和品種上報縣農業、財政部門復核確認。市級農業、財政部門將所轄縣(市、區)上報的補貼面積和品種匯總審核后,于20 l 0年11月底前聯合行文上報省農業廳、財政廳,以便及時上報國家農業部和財政部,并建檔備案。

    (二)制定補貼分戶清冊。村委會根據農戶申報的種植面積,填寫小麥良種補貼分戶清冊。清冊內容包括戶主姓名、種植面積、補貼標準、補貼金額等內容。分戶清冊經公示無異議后,由村委會上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匯總、審核后,上報縣級農業部門。縣級農業部門復核確認后,交同級財政部門。

    (三)嚴格補貼資金發放程序。凡采取現金直接補貼方式的,實行“一折(卡)通”方式兌現補貼資金。由縣級財政部門按照農業部門復核后的小麥良種補貼分戶清冊中所列補貼數額,會同承辦銀行將補貼資金存入補貼對象的固定補貼存款賬戶,鄉鎮財政部門按照分戶清冊負責發放補貼兌現通知書。農民領取補貼兌現通知書時,應在分戶清冊上簽字、按指印。領取通知書后,農民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農民固定補貼存款折和良種補貼兌現通知書可隨時到承辦銀行營業網點辦理補貼資金存取款業務。承辦銀行營業網點為農民辦理良種補貼手續時,應在存款折摘要欄內注明“小麥良種補貼”字樣。

    凡采取差價購種補貼方式的,小麥良種實際出售價應在中標價格基礎上,根據每畝小麥良種補貼金額和標準用種量實行售價折扣,購種農民按折扣以后的價格付種子款。同時供種單位登記銷售折扣清冊(小麥良種種植清冊),購種農民簽字確認,以備財政報賬。

    (四)據實撥付補貼資金。省財政廳將按照上年度良種補貼核實面積預先撥付小麥良種補貼資金。省轄市財政局收到補貼資金后,應在7個工作日內將補貼資金下達到各縣(市、區)財政局;縣(市、區)財政局收到補貼資金后,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補貼資金發放到戶時間,不得晚于9月30日。實行差價統一購種的縣(市、區),在招標后按招標確定的供種量預撥70%補貼資金;根據農業部門逐級審核確定的供種清冊和無種子質量問題書面意見,與供種單位結算其余30%的補貼資金。

    省農場管理局負責做好全省農場系統的良種補貼項目實施工作。

    (五)依法規范做好良種招標采購。今年凡采取差價購種補貼方式的省轄市,由省農業廳、財政廳統一組織招標,省發改委、監察廳、審計廳監督指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和《河南省農業廳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監察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優質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供種企業招標和供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豫農種植[2007]3 1號)的規定和要求,省轄市農業局、財政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監察局、審計局共同實施招標工作。要本著依法、公正、公開、公平、透明、誠實、信用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嚴格招標程序、嚴格招標條件,保證種子質量和配套服務。重點抓實抓好規范程序、信息公開、種子價格、種子質量監管、供種入村到戶、全程督導等關鍵環節,確保招標供種企業和統一供種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按時把高質量種子落實到農民手中,確保不誤農時。中標供種企業負責將所供應的種子到村入戶,同時做好配套栽培技術指導服務工作。

    各省轄市農業局要認真做好對去年中標供種企業的考評工作,從所供應的種子質量、供種情況及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凡發現有重大種子質量問題和違規供種現象的企業,及時向省農業廳、財政廳反映,并取消其參與今年投標的資格,從源頭上維護好農民利益。

    (六)健全良種補貼檔案。各地要切實加強良種補貼項目管理,建立健全良種補貼明細檔案,實現縣級有區域圖、鄉級有落實表、村級有分戶清冊。鄉級面積落實表一式兩份,分別由縣農業局、鄉鎮政府保管。鄉鎮政府要切實做好農戶種植分戶清冊的制定工作,實行統一供種的地區,村級到戶清冊要一式三份,由供種單位印刷,分別用于編制計劃、行政公示和財政報帳。采取直接發放補貼資金的地區,分戶清冊一式兩份,用于行政公示和補貼資金發放時農民簽字確認。分戶清冊以村組為單位在村內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鄉鎮對小麥補貼面積進行匯總造冊,一式兩份,一份由鄉鎮存檔備查,另一份上報縣財政局、農業局審核。

    七、切實采取措施,確保良種補貼政策落實到位

    (一)強化協調配合。各地要高度重視良種補貼政策的實施工作,切實把良種補貼政策落實作為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各地各部門都要充分發揮良種補貼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的作用,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動項目順利實施。財政部門負責落實補貼資金預算、撥付工作;農業部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制定方案、良種推介、技術服務等工作。其他各有關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良種補貼項目搞好服務。

    (二)廣泛動員發動。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利用現代傳媒手段,通過在新聞媒體舉辦良種補貼政策講座、張貼宣傳單和標語、組織人員到農村宣講等形式,重點宣傳良種補貼相關政策、目標措施等,讓良種補貼政策家喻戶曉,充分調動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努力形成領導高度重視、政府統一組織、部門密切配合、干部積極工作、群眾涌躍參與、社會各界支持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種子質量和價格監管。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對種子質量進行全程監管,供種企業要對供種質量負全責。為確保供種質量,供種企業應按照就近檢測的原則,主動按檢驗批次送樣到具備資質條件的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進行質量檢驗(2.5萬公斤小麥種子取一個樣),由檢測單位出具種子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后方能供種,受檢率應達到100%。各級種子管理部門在做好企業送樣檢測的同時,切實加強全程監控,要對企業所供種子進行抽樣監測,監督檢測到每一批次,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子。要切實加快包衣種子的推廣使用步伐,有效防治小麥紋枯病、全蝕病、黑穗病等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縣級農業部門要聯合物價部門加大對種子價格的監管,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和企業合法利益不受損害。

    (四)搞好技術指導。各級農業部門要按照“服務跟著種子走”要求,認真抓好技術培訓與推廣工作,通過層層舉辦技術培訓班、專家技術講課、送科技下鄉、開展科技入戶等形式,切實把配套栽培技術落到實處。供種企業要搞好跟蹤技術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要認真抓好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圍繞農業部提出的高產目標,細化方案,明確責任,實化措施,引導廣大農民科學管理,提高廣大農民科技種糧水平。

    (五)強化項目監管。做到政策公開。補貼資金的安排使用,遵循“政策公開、標準統一、補貼到戶’’的原則,實行“四公開”和“四到戶”,即補貼政策公開、補貼面積公開、補貼標準公開、補貼農戶公開,政策宣傳到戶、清冊編制到戶、張榜公示到戶、補貼兌現到戶;實行嚴格督查。各級農業、財政、發改委、監察、審計部門要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督查指導,采取不定期抽查、明查暗訪、專家組督導等有效形式,實地走訪基層干部和農戶,查看種植清冊,核對種植面積與實際補貼金額,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研究解決。各級農業、財政、發改委、監察、審計部門都要設立舉報電話或政策咨詢電話,對農民群眾舉報的事項會同有關部門認真進行查證落實,盡快解決。在公開招標、小麥供種等關鍵環節,邀請同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單位記者對良種補貼工作進行視察和監督,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主動會同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加強農作物種子市場監管,認真搞好“種子執法年活動”,堅決打擊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防止假冒偽劣種子進入生產領域,切實保障種子供應市場渠道暢通、規范有序;繼續落實“十不準”制度。在補貼面積上不準虛報,不準漏報,不準降低補貼標準;在招投標上不準對企業吃、拿、卡、要,不準違規收取企業的任何費用,不準暗箱操作,不準搞地方保護主義;在資金使用上不準挪用,不準擠占;在供種上不準搞強迫種植和強行推廣等。

    (六)強化資金管理。項目資金要專款專用,切實按照國家規定嚴格使用。任何地方、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虛報良種補貼面積,不得套取、擠占、截留、挪用補貼資金。各級財政部門應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保證補貼品種推介展示、技術培訓宣傳、補貼面積核實、補貼資金發放、補貼檔案建立、專家督導和監督檢查等工作需要,嚴禁擠占挪用中央下撥的補貼資金用于工作經費。嚴肅工作紀律,發現有違規行為的,除追回補貼資金外,還將對有關責任單位和當事人嚴肅查處,并通報全省。

    2010年河南省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推介品種名錄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