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10年全省玉米水稻良種補貼推薦品種的通知
各省轄市及鞏義、項城、永城、固始、鄧州、中牟農業局(農委),廳農場管理局: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農辦財〔2010〕23號)要求,省農業廳組織有關專家研究提出了2010年全省玉米水稻良種補貼推薦品種,現予印發。
請各地切實做好良種補貼推薦品種的推介工作,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擴大種植優質高產品種,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作用。要積極做好配套栽培技術的宣傳推廣工作,實現良種良法相配套。要認真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加強市場監管,搞好種子質量檢驗檢測工作,讓廣大農民購買放心種子,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附件:
1、2010年河南省玉米良種補貼推薦品種表
2、 2010年河南省水稻良種補貼推薦品種表
2010年河南省玉米良種補貼推薦品種表
|
序號 |
品 種 |
審定情況 |
株型 |
品種類型 |
適宜區域及種植密度 |
|
1 |
鄭單958 |
國審玉2000009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
|
2 |
浚單20 |
國審玉200305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4500株/畝 |
|
3 |
浚單18 |
豫審玉200200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3800株/畝 |
|
4 |
浚單22 |
豫審玉2004012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4000株/畝 |
|
5 |
浚單26 |
豫審玉200500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
|
6 |
浚單29 |
豫審玉2009029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500株/畝 |
|
7 |
浚98-3 |
豫審玉2002003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8 |
中科11 |
國審玉200603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800-4200株/畝左右 |
|
9 |
中科4號 |
豫審玉2004006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10 |
濟單7號 |
豫審玉2001002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300-3500株/畝 |
|
11 |
新單23 |
豫審玉2004001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300-3500株/畝 |
|
12 |
安玉13 |
豫審玉2004013 |
松散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13 |
濟單8號 |
豫審玉2003006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左右 |
|
14 |
蠡玉16 |
豫引玉2006022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為3000株/畝 |
|
15 |
周單8號 |
豫審玉2004015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為4000-4500株/畝 |
|
16 |
洛玉4號 |
豫審玉2006013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
|
17 |
滑豐9號 |
豫審玉200601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18 |
張玉9號 |
豫引玉2005008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19 |
鄭單17 |
豫審玉2001006 |
緊湊 |
高淀粉型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20 |
金穗18 |
豫審玉2004008 |
緊湊 |
高淀粉型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800-4200株/畝 |
|
21 |
洛玉1號 |
豫審玉2004005 |
半緊湊 |
高淀粉型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4000株/畝 |
|
22 |
金賽6850 |
豫審玉2005010 |
平展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株/畝 |
|
23 |
粟玉2號 |
國審玉2006035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24 |
登海11號 |
國審玉2001005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2800-3000株/畝 |
|
25 |
秀青73-1 |
國審玉2005019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700-4200株/畝 |
|
26 |
農單5號 |
國審玉200100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2800-3000株/畝 |
|
27 |
鄭單2201 |
豫審玉200501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28 |
洛單6號 |
豫審玉2007004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29 |
豐黎2008 |
豫引玉2007005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30 |
泛玉5號 |
豫審玉2006011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4000株/畝 |
|
31 |
京科25 |
豫引玉2006005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32 |
圣瑞16 |
豫審玉2006010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33 |
先行5號 |
豫引玉2006017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34 |
豐聊008 |
豫引玉200700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35 |
強盛1號 |
豫引玉2006009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為3500株/畝 |
|
36 |
漯單9號 |
豫審玉2005004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3800株/畝 |
|
37 |
新農3號 |
豫審玉2005008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 |
|
38 |
張玉20 |
豫引玉2007002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39 |
鑫豐6號 |
豫引玉2007003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40 |
豫單2002 |
豫審玉2004002 |
松散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 |
|
41 |
滑玉11 |
豫審玉2007001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42 |
駐玉309 |
豫審玉2007003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
|
43 |
洛玉2號 |
豫審玉2004011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44 |
起源3號 |
豫審玉2005008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 |
|
45 |
喜玉9號 |
豫引玉200601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46 |
魯單9002 |
豫引玉200602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47 |
新單22 |
豫審玉2003001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3800株/畝 |
|
48 |
鄭單21 |
豫審玉2002001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4000株/畝 |
|
49 |
鄭單22 |
豫審玉2004007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200-3800株/畝 |
|
50 |
金豫6號 |
豫審玉200601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800-4000株/畝 |
|
51 |
鄭農7278 |
豫審玉2007013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4000株/畝 |
|
52 |
泛玉6號 |
豫審玉2007007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
|
53 |
群英8號 |
豫審玉2007008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 |
|
54 |
太單23 |
豫引玉2006010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55 |
承單20 |
豫引玉2005012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濮陽、新鄉、開封、周口、駐馬店、南陽、平頂山 |
|
56 |
魯單8009 |
豫引玉2006011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57 |
晉單45 |
豫引玉2005030 |
平展 |
糧飼兼用 |
新鄉、商丘、開封、平頂山引種種植。種植密度3000株/畝 |
|
58 |
橋玉一號 |
豫審玉2006008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3800株/畝 |
|
59 |
金豫8號 |
豫審玉2007005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 |
|
60 |
周單9號 |
豫審玉200700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
|
61 |
豐黎98 |
豫引玉2006008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62 |
天塔5號 |
豫引玉2006027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63 |
滑豐8號 |
豫引玉2009008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64 |
振杰1號 |
國審玉2008010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65 |
隆玉602 |
豫審玉2007009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66 |
金丹玉1號 |
豫審玉2007010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67 |
洛玉7號 |
豫審玉2009017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68 |
豫單2001 |
豫審玉2005003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 |
|
69 |
豫單2670 |
豫審玉2009009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70 |
滑玉12 |
豫引玉2009001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71 |
漯單8號 |
豫審玉2007015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4000株/畝 |
|
72 |
源申213 |
豫引玉2009007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73 |
隆玉58 |
豫審玉2009025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500株/畝 |
|
74 |
洛玉8號 |
豫審玉2009027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500株/畝 |
|
75 |
豫豐3358 |
豫審玉2008008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76 |
登海662 |
國審玉2009010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
|
77 |
金海5號 |
國審玉2004018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78 |
吉祥1號 |
豫審玉2009015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79 |
鄭韓358 |
豫審玉200901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80 |
豫單998 |
豫審玉2006015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81 |
金裕968 |
豫審玉2009008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82 |
滑玉15 |
豫審玉200900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83 |
陽光98 |
豫審玉200902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500株/畝 |
|
84 |
蠡玉35 |
豫審玉2007014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85 |
豫豐3358 |
豫審玉2008008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86 |
鄭單136 |
豫審玉2005013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87 |
洛單248 |
豫審玉2008003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500株/畝 |
|
88 |
鄭單23 |
豫審玉2006006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3000株/畝 |
|
89 |
魯單981 |
豫審玉2003005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3000-3500株/畝 |
|
90 |
金博士658 |
豫審玉2006012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91 |
新單26 |
豫審玉2008009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92 |
鄭單518 |
豫審玉200200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3500-4000株/畝 |
|
93 |
蠡玉18 |
豫引玉2008008 |
緊湊 |
高淀粉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94 |
保單94-9 |
豫引玉2005017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3500株/畝 |
|
95 |
淄玉2號 |
豫引玉2006026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96 |
金來99 |
豫引玉2006027 |
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引種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
97 |
邯豐08 |
豫引玉2008010 |
平展 |
糧飼兼用 |
河南開封、許昌、漯河、平頂山、駐馬店、周口以外地區 |
|
98 |
晉單51 |
豫引玉2008007 |
半緊湊 |
糧飼兼用 |
河南省各地推廣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畝 |
2010年河南省水稻良種補貼推薦品種表
|
序號 |
原名稱 |
審定名稱 |
屬性 |
適宜地區 |
|
1 |
新稻90247 |
豫粳6號 |
屬粳稻中熟品種 |
豫沿黃稻區種植 |
|
2 |
水晶三號 |
豫審稻2002001 |
屬中晚熟粳型品種 |
豫沿黃稻區和豫南秈改粳稻區 |
|
3 |
紅光粳1號 |
豫審稻2005001 |
屬中晚粳類型品種 |
豫沿黃稻區種植 |
|
4 |
鄭稻18號 |
豫審稻2006001 |
屬中晚熟常規粳稻類型 |
豫沿黃稻區和豫南秈改粳稻區 |
|
5 |
新稻18號 |
豫審稻2007001 |
屬常規粳稻品種 |
豫沿黃稻區和豫南秈改粳稻區 |
|
6 |
新豐2號 |
豫審稻2007003 |
屬常規粳稻品種 |
豫沿黃稻區和豫南秈改稻區種植 |
|
7 |
鄭稻19 |
豫審稻2008001 |
屬中晚熟常規粳稻 |
豫沿黃稻區和南部秈改粳區種植 |
|
8 |
方欣4號 |
豫審稻2008002 |
屬中晚熟香粳稻 |
豫沿黃稻區和南部秈改粳區種植 |
|
9 |
徐稻7號 |
豫審稻2008003 |
屬中晚熟常規粳稻 |
豫沿黃稻區和南部秈改粳區種植 |
|
10 |
10優18 |
國審稻2004042 |
中晚熟雜交粳稻品種 |
豫沿黃稻區種植 |
|
11 |
津粳優68 |
豫引稻2009006 |
屬粳型雜交水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12 |
粵優938 |
豫引稻2004004 |
屬中秈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13 |
紅蓮優6號 |
豫引稻2004005 |
屬中秈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14 |
金優725 |
豫引稻2004006 |
屬中秈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15 |
豐兩優1號 |
豫審稻2004001 |
屬兩系雜交秈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16 |
Ⅱ優838 |
國審稻990016 |
屬兩系雜交秈稻品種 |
豫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中稻種植 |
|
17 |
豐優香占 |
豫審稻2004004 |
中晚熟三系雜交秈稻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18 |
特糯2072 |
豫審稻2002002 |
中秈遲熟型品種 |
豫南稻區作春稻或麥茬稻 |
|
19 |
岡優336 |
豫審稻2005005 |
屬中秈遲熟雜交秈稻品種 |
豫南稻區春茬、麥茬種植 |
|
20 |
B優827 |
豫審稻2005006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春茬、麥茬種植 |
|
21 |
K優52 |
國審稻2006037 |
屬三系雜交秈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22 |
新兩優6號 |
豫引稻2006003 |
屬中秈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引進種植 |
|
23 |
岡優177 |
豫審稻2007008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
|
24 |
川香8號 |
豫審稻2007009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
|
25 |
D優363 |
豫引稻2007002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引種種植 |
|
26 |
安江6號 |
豫引稻2007005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引種種植 |
|
27 |
華優廣抗占 |
豫引稻2007001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引種種植 |
|
28 |
Ⅱ優293 |
豫審稻2008004 |
屬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29 |
中蓮優950 |
豫審稻2008005 |
屬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30 |
裕香一號 |
豫審稻2008006 |
屬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31 |
福豐188 |
豫審稻2008007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32 |
D優177 |
豫審稻2008008 |
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33 |
岡優827 |
豫引稻2009001 |
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34 |
D優158 |
豫引稻2009002 |
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 |
豫南稻區推廣種植 |
|
35 |
兩優華6 |
豫引稻2009003 |
屬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品種 |
信陽稻區推廣種植 |
|
36 |
新稻19 |
豫審稻2009001 |
屬常規粳稻品種 |
豫北沿黃粳稻區,豫南粳改秈稻區推廣 |
|
37 |
原稻108 |
豫審稻2009002 |
屬常規粳稻品種 |
豫北沿黃粳稻區,豫南粳改秈稻區推廣 |
|
38 |
中種優2005 |
豫審稻2009003 |
屬三系雜交粳稻品種 |
豫北沿黃粳稻區,豫南粳改秈稻區推廣 |
|
39 |
金協優998 |
豫審稻2009004 |
屬三系雜交中秈稻品種 |
豫南秈稻區推廣種植 |
|
40 |
蜀優978 |
豫審稻2009005 |
屬三系雜交中秈稻品種 |
豫南秈稻區推廣種植 |
|
41 |
II優688 |
豫審稻2009006 |
屬三系雜交中秈稻品種 |
豫南秈稻區推廣種植 |
|
42 |
岡優1237 |
豫審稻2009007 |
屬三系雜交中秈稻品種 |
豫南秈稻區推廣種植 |
|
43 |
岡優689 |
豫審稻2009008 |
屬三系雜交中秈稻品種 |
豫南秈稻區推廣種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