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2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南寧隆重舉行2010年廣西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暨科技表彰獎勵大會。自治區領導郭聲琨、馬飚、劉曉昆、李金早、沈北海、溫卡華、陳向群、余遠輝、劉新文、陳章良、黃日波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作重要講話。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沈北海主持大會。
上午8點30分,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首先作科技表彰獎勵說明。隨后,郭聲琨書記向獲得2009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的代表頒獎。在熱烈的掌聲中,郭聲琨、馬飚、劉曉昆、李金早、沈北海等領導向獲得2009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2007~2008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國家科技進步示范縣(市),2009年度廣西“金繡球獎”(外國專家獎),享受國務院2008年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2009年度“科技種養大王”的代表頒獎。其中,我院鄧國富副院長主持的“優質雜交稻秋優1025的選育和產業化開發”項目榮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該項目針對華南稻區雜交稻最突出的米質問題,進行優質化育種,并對育成品種進行產業化開發應用。經過十五年的實施,育成米質達到國標優質米標準、產量達到同類型高產品種水平、中抗稻瘟病的優質雜交稻新品種秋優1025,通過省級和國家級新品種審定;探索了秋優1025的高產繁制種技術,實現了畝產超150公斤規模高產制種;總結出秋優1025保優高產栽培技術,實現了優質高產栽培;項目帶動和種業公司聯合運作的產業化開發模式,推動秋優1025迅速成為華南稻區晚稻主栽品種之一;截至2008年底,秋優1025累計在華南稻區種植2099.1萬畝,新增社會總產值464536.388萬元。項目的實施實現了企業盈利、農民增收、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多方共贏的目標。
大會前,郭聲琨、馬飚等自治區領導親切接見了獲表彰獎勵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并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