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 河北日報
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今年,我省各地克服干旱、風雹和病蟲害等不利因素影響,依靠科技帶動、政策拉動,糧食總產達到2910.17萬噸,比上年增加4.36萬噸。這也是我省糧食連續六年實現增產。
糧食增產得益于黨的惠農政策的落實
省農業廳副廳長張文軍介紹,糧食增產首先得益于黨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全面落實。今年,我省進一步加大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力度,全省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總額達52.7億元。同時,國家又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充分調動起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民種糧投入進一步加大。
糧食增產得益于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糧食增產,科技為先。為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威力,全省各地通過舉辦電視講座、發放明白紙、進村入戶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加快了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力度。小麥氮肥調控、節水灌溉、玉米免耕覆蓋播種、大豆窄行密植、薯類脫毒等30項高產、節本、增效的先進適用技術,在生產中得到普遍應用,全省糧食作物先進適用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各地還突出抓了品質優、單產高、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品種及配套技術推廣,全省糧食作物優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配套推廣了合理增加種植密度、改種耐密型高產品種、改平播為地膜覆蓋、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改人工種植為機械作業、改早收為適時晚收等關鍵技術。一系列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了糧食畝產的提高和品質的提升。
狠抓糧食高產創建及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
為確保糧食增產,我省還狠抓了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各地將良種補貼、農機補貼、測土配方施肥、優質糧產業工程、種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新型農民培訓、科技入戶等項目和資金進行整合,統籌規劃,分項實施,重點向高產創建示范片傾斜,努力提高農業投資的整體效益,充分發揮了“1+1>2”的作用。通過農業部專家測產驗收的欒城縣北屯小麥萬畝示范片畝產達到654.6公斤;涿鹿縣玉米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896.75公斤,創出我省萬畝連片玉米單產高產紀錄。據統計,今年全省共建設糧食作物高產示范方559個,創建面積284.4萬畝,總產達到169.85萬噸,對推動關鍵技術的普及、帶動全省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省還加強了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選擇了80個生產條件好、產量較高的縣(市)作為全省糧食生產骨干縣,打造4000萬畝高產穩產的糧食生產核心區。整合各類項目和資金,改善核心區農業基礎條件,增強抗災減災和物質裝備能力,為確保全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