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甘肅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甘肅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承擔的《高淀粉專用馬鈴薯新品種隴薯6號、隴薯3號繁種技術體系研究及產業化示范》項目,進行了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通過聽取課題匯報,審閱現場檢測驗收報告、科技查新報告及有關技術資料,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路線合理,資料齊全,組織措施得力,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在馬鈴薯脫毒種薯高效繁育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方面有創新,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項目取得了如下成果:改進了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技術,提出并應用了脫毒種薯節本增效生產技術,完善了馬鈴薯脫毒種薯“莖尖脫毒→組培苗→原原種→原種→一級良種→二級良種”快繁體系,建立了以工廠化組培苗生產、溫室微型薯生產、網棚原原種生產為主的繁育基地,制定了繁育技術規程,形成了“科研單位、基地、農民協會、良種繁育專業戶”相結合的種薯產業化模式,項目累計繁育組培苗470萬株,繁育微型薯796萬粒,生產原種4096噸。建立種薯生產基地30多萬畝,生產種薯約65萬噸。項目帶動農戶增收5011萬元,淀粉加工企業增加產值1.8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