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訊 (記者袁琳 陳坤)10月28日,自治區農業廳的會議廳里座無虛席。聽說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要來講課,大家早早就到會議室占位置了,找不到座位的人,干脆從辦公室搬來凳子,坐在后面的走道上激動地等待著。上午10時,會議廳內外掌聲雷動,在一片崇敬、熱烈的掌聲中,袁隆平給廣西的農業人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報告。
報告的主題是“超級雜交水稻育種研究的新進展”。袁隆平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雜交水稻和超級水稻研究的成績與進展情況。他說,到2000年已育成幾個超級雜交稻的先鋒組合,達到了第一階段單季水稻產量指標。在示范點,超級雜交稻的平均產量超過700公斤/畝,在云南永勝縣的試驗田創造了1139公斤/畝的水稻超高產紀錄。發展到第二階段,超級水稻示范點大多超過了800公斤/畝。目前已立項和啟動了第三階段超級雜交稻育種計劃,目標是到2015年,單季大面積示范的產量指標達到900公斤/畝。
袁隆平高度肯定了廣西推廣超級稻所取得的成績。他說廣西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大力推廣超級稻種植,加上廣西突出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他非常有信心通過廣西把雜交水稻推向東盟,推向全世界。
據了解,我區從2001年開始引進超級稻小面積試種,2006年以來被列入全國超級稻示范省區,推廣面積迅速擴大,今年達925萬畝,比去年增加349萬畝。近期我區各地對早稻超級稻高產示范片進行測產驗收,超級稻平均畝產超過500公斤,其中永福縣最高畝產787公斤,預計全年超級稻示范推廣比2008年增產糧食超過兩億公斤,增加收入超過3.6億元。
一場報告會很快結束,令全區14個地市在現場或通過視頻聆聽報告會的5000多名農業工作者感慨萬分。廣西種子公司研究員何禮健,聽了報告會后就開始琢磨:良種、良法、良田,是推廣超級稻的三個核心條件,缺一不可。良種是演員,良法良田是舞臺,三者只有結合好,超級稻推廣的成績才會更顯著。
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張明沛表示,袁隆平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嚴謹作風;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的崇高品質;勇攀科學高峰、獻身農業事業的偉大精神,是農業人最需要學習的。廣西的農業工作者要把學習袁隆平精神轉化為工作的強大動力,力爭在全區“三農”發展、錢糧雙增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