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北方冬麥區大部秋收作物成熟收獲期偏晚,騰茬時間略有推遲,其中河南、山東西部和陜西中南部等地9月以來多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部分秋收作物成熟收獲期比常年同期偏晚4~8天,要抓緊搶晴收曬,確保適時騰茬。目前,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大部冬麥區墑情較好,利于冬小麥適墑播種;僅山東半島部分地區土壤墑情較差,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趁墑或造墑播種。
一、麥播區秋收作物騰茬情況
至9月中旬,北方冬小麥播種區前茬玉米處于乳熟后期至成熟期,部分地區已收獲;棉花處于吐絮采摘期,大豆處于鼓粒至成熟階段。9月份以來,北方麥播區大部氣溫正常或略偏低,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多陰雨天氣,低溫陰雨寡照使玉米、大豆等作物后期灌漿緩慢,其中河南、山東西部、陜西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成熟收獲期比常年同期偏晚4~8天,不利于正常成熟騰茬。今年北方麥播區大部秋收作物成熟收獲期偏晚,騰茬時間略有推遲。
二、麥播區墑情分析
8月份,西北地區東部麥播區降水量為80~100毫米,華北和黃淮大部降水量為100~300毫米,大部地區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降水空間分布較為均勻,有效增加了土壤底墑。進入9月份以來,西北地區東部、華北中西部、黃淮西部和南部降水量為50~100毫米,華北和黃淮東部大部地區降水量為10~50毫米,進一步補充了麥播區土壤水分。
9月18日測墑結果表明,北方麥播區大部土壤墑情適宜,僅河北北部、京津、山西南部和山東半島等地的部分麥播區土壤缺墑,河南東部和北部、陜西中南部和山東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土壤過濕。測墑后,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和黃淮中西部出現10~50毫米降水,山西南部、河北北部旱情得到緩解,但黃淮等地部分地區土壤過濕持續。
三、冬小麥適播期分析
根據前茬作物騰茬情況、目前土壤墑情、各省適播期預測以及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的北方冬麥區今秋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結果等,綜合分析今年北方冬小麥播種期可適當延遲。具體適播期如下:
9月中旬:寧夏南部,甘肅隴東偏西地區
9月下旬:甘肅隴東大部、隴中、隴南北部,陜北中南部,山西東南部和中部偏西地區,河北唐山、秦皇島、廊坊,北京,天津北部,新疆北疆和南疆偏東地區
10月上旬:甘肅隴南中部,陜西關中中北部,山西呂梁地區、晉中、運城,河北保定、石家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天津中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山東大部,新疆南疆偏西地區
10月中旬:甘肅隴南南部,陜西關中南部和陜南北部,河南中部和東部,山東南部,安徽和江蘇兩省北部
10月下旬:陜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蘇兩省中部

四、未來天氣趨勢及農業生產建議
預計未來10天,影響我國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較弱,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26~27日受弱冷空氣影響,華北有降水和降溫天氣。未來3天,華北東部、黃淮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河北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9月30日至10月2日,有中等強度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為此建議:
1.北方冬小麥開始陸續進入大面積播種階段,對發育期偏晚的秋收作物要采取促早熟措施,抓住晴好天氣及時收獲,抓緊騰茬整地,確保冬小麥適時播種。
2. 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大部墑情較好,已進入適播期的地區要抓緊播種冬小麥;華北近期有降水過程,京津、河北北部前期墑情偏差的地區要注意搶墑、趁墑播種;山東半島墑情較差的地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趁墑或造墑播種,確保播種質量。
3. 近年來秋季氣溫偏高,過早播種易造成麥苗冬前旺長,對冬小麥安全越冬不利。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據天氣情況和冬小麥品種特性,掌握好最佳播期,適當晚播;另外,建議各地選擇適合本地生產條件的抗旱、抗病蟲等優良品種,采取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等技術,提高播種質量。(來源:中央氣象臺 責任編輯:顏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