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學名 Noto10phus australis posticus Walker 屬鱗翅目,毒蛾科。別名毛毛蟲、刺毛蟲、棉古毒蛾等。分布廣東、云南、臺灣等地。 | |
|
寄主 茶、棉、草莓、絲瓜、蘆筍、蘿卜、桃、葡萄、柑桔、梨、芒果等70多種作物。 | |
|
為害特點 初孵幼蟲群集在葉上為害,后逐漸分散,取食花蕊及葉片。葉片被食成缺刻或孔洞。 |
|
|
生活習性 臺灣年生8?9代,3?5月發生多。成蟲羽化后因不善飛行,交尾后卵產在繭上,雌蛾常攀附在繭上,等待雄蛾飛來交尾,卵塊狀,卵塊上常覆有雌蛾體毛。初孵幼蟲有群棲性,蟲齡長大后開始分散,有時可見10余頭幼蟲聚在一起,老熟幼蟲在葉或枝間吐絲做繭化蛹,繭上常覆有幼蟲體毛,雄蟲繭常小于雌蟲。 防治方法 (1)三齡前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50%敵樂合劑l000倍液、20%滅多威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一1500倍液。 | |






和小白紋毒蛾幼蟲.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