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玉米粗縮病的綜合防治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04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513
 

  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病。近幾年,該病在我省部分地區呈明顯上升趨勢,已發展成為玉米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對玉米生產造成嚴重威脅。

  一、發病癥狀 玉米出苗后染病,植株心葉出現扭曲,病葉濃綠,葉片短厚,硬而脆,密集叢生,葉背面葉脈上出現蠟白色條狀突起,植株出現死苗、弱苗,一般需要毀種。玉米3~5葉期染病,植株上部節間矮縮,葉片叢生青綠,多數不能抽穗結實,造成嚴重減產。5~7葉后染病,病株矮化,葉片濃綠,雖能抽穗結實,但經濟產量較低。有的還出現一些苞葉短,包不住雌穗,外露的雌穗上沒結子粒的現象,這是少見的后期染病現象。

  二、發病條件 毒源、介體、玉米感病品種是該病發生的3個必要條件。當毒源積累到一定程度,并有足夠的介體和感病品種時,就有可能造成該病發生流行。介體的生長繁育、群體數量與氣候因素、寄主植物關系密切。品種是否感病與種植品種有關,也與環境條件、自身發育階段有關。

  1.毒源量。多數禾本科作物及雜草是玉米粗縮病毒的寄主植物,所以在生產中,管理粗放、雜草多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細、雜草少的發病重。而前茬的小麥叢矮病發生重的地塊發病重,這是由于小麥叢矮病病株中混有玉米粗縮病病毒,而它們均由灰飛虱傳毒引起。

  2.玉米的播期及田間雜草。玉米的播期不同,玉米粗縮病發生程度有很大差異,一般在早播玉米田、貼茬播種雜草多的玉米田、果園改種玉米的田塊、農林交錯和溝邊、道旁雜草多的玉米田發生比較嚴重。玉米不同生育期感病程度差異較大,感病越早,病情越重。一般玉米出苗至7葉期是對該病的敏感生育期。

  3.氣象條件。近年來秋季氣溫偏高,傳毒昆蟲危害時間長,致使越冬毒源增加。冬季氣溫偏高,灰飛虱等傳毒昆蟲越冬死亡率低,致使蟲源基數較高,從而加重病害發生。

  4.玉米品種抗病性。目前種植的大部分品種對病毒病中感或高感,抗病品種很少,高抗品種更少。因此,一旦傳毒介體增多,就會促進該病發生流行。

  三、綜防技術

  對該病應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策略。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壓低蟲源,使玉米對粗縮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開灰飛虱成蟲傳毒盛期,從而避開危害。

  1.選用抗耐病品種,適期播種。盡管目前主栽品種中缺乏抗病良種,但品種間抗性是有差異的。可以根據本地條件選用抗性相對較好的品種,如鄭單958、浚單20等品種。同時應注意合理布局,避開單一抗源品種的大面積種植。

  根據該病發病規律,玉米幼苗期易感病。播期應盡量調整到使玉米幼苗感病期避開灰飛虱傳毒盛期。大力推廣貼茬直播或小麥收割后滅茬搶播。

  2.清除雜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玉米田間、地邊雜草,破壞灰飛虱適宜的棲息場所。結合間苗定苗,及時拔除田間病株,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合理施肥澆水,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健壯生長,縮短感病期,減少傳毒機會,并增強玉米抗耐病能力。

  3.化學防治。消滅傳毒介體(灰飛虱)是防治該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①藥劑拌種或包衣。用內吸殺蟲劑或包衣劑進行拌種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飛虱,減輕病害傳播。

  ②苗期噴藥殺蟲。在玉米播種前后及苗期,對玉米田及附近雜草噴藥防治灰飛虱,對減輕病害有一定作用。可選用10%吡蟲啉等,噴藥應均勻周到,以確保防效。

  ③要特別注意玉米7葉期前的藥劑防治,注意均勻和連續噴施,減少病毒的傳播。

  ④在玉米粗縮病發病初期,也可選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或1.5%植病靈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效果也比較理想。(韓會霞)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