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春季麥油作物病蟲發生趨勢會商暨防控工作會上,專家綜合分析認為,今年我省麥油作物中后期主要病蟲呈偏重發生趨勢,預計小麥條銹病將在關中中西部、陜南偏重發生,漢中西部重發生,關中其余地區中等發生;小麥白粉病、麥穗蚜、油菜蚜蟲、菌核病等病蟲中等發生。由于當前正值麥油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對各種病蟲害的防控工作刻不容緩。
為搞好對麥油作物中后期病蟲害的防控,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組織技術人員及時監測,準確預報,并做好技術指導,實現“菌源區不增加、流行區不擴大、損失率不突破”的防控目標,確保我省夏糧豐產。防控工作可重點從以下幾處著手:
一、防治小麥條銹病、白粉病 當田間發現小麥條銹病中心病株、白粉病病葉率達3%-5%時,應立即采取防控措施。推廣應用以三唑類農藥為主的化學防治技術,每667平方米可用15%三唑酮粉劑60-80克或20%三唑酮乳油40-60毫升,對水均勻噴霧防治,施藥后7天檢查田間防治效果,病情嚴重的應再噴1次。最好在早晨露水未干時施藥,有利于藥液的均勻展布。
二、防治小麥紅蜘蛛、蚜蟲小麥紅蜘蛛 在平均每尺行長幼蟲超過200頭,且上部葉片20%面積有白色班點時,應立即開展防控。可用達螨酮等藥劑對水噴霧,以均勻噴濕葉片為宜。田間蚜蟲可用吡蟲啉、樂果、辛硫磷、抗蚜威等藥劑防治,按說明用量施藥。
三、防治油菜菌核病 發現葉片發病株率達10%時,噴施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共噴2-3次,間隔7-10天。噴藥防治時盡可能做到統一防治、統一用藥。(陜西科技報 嚴勇敢 李恩才 安英鴿 楊兆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