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強國外引種檢疫管理,推進有害生物風險分析工作,8月1—2日,全國農技中心在甘肅省張掖市召開全國國外引種檢疫及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會,交流國外引種檢疫監管工作經驗,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會議認為,近年來各級植檢機構認真貫徹“放管服”要求,國外引種檢疫管理服務成效顯著,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服務進一步優化升級,檢疫監管更加嚴格。近五年年均辦理引種檢疫審批超過1.1萬批次,年均審批進口種子4萬余噸、種苗超過12億株,有效保障了國外優質種質資源和緊缺種苗的安全引進。
會議指出,從生物安全、外來入侵物種管理和國家種業振興行動的需要來看,國家對國外引種檢疫審批管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國外引種批次、種苗數量、作物種類、來源國家均在增加,疫情傳入途徑多、檢疫監管任務更重。
會議要求,各級植物檢疫機構要增強責任意識、法治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抓實做好審批許可、風險分析、檢疫監管、疫情處置、快速檢測以及檢疫宣傳等重點工作,進一步提升國外引種檢疫管理與服務水平。
會議現場觀摩了張掖市番茄對外制種基地和玉米親本種子隔離觀測圃,組織研討了進口牧草檢疫監管措施及有害生物風險分析、隔離試種管理辦法等。全國31個省級植物檢疫機構,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植物檢疫人員,以及有關科研單位專家參加了會議。農業農村部巡視組組長王福祥、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馬福祥出席會議并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