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江蘇省種子工作交流會在南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23年度江蘇省種子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交流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就下一年度種子管理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會議認為,2023年是種業振興行動“三年打基礎”的收官之年,是實施我省“十四五”現代種業發展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全省種子管理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錨定種業振興行動目標要求,攻堅克難,奮發有為,不斷推動各項工作穩步前行。以推動種業創新突破為導向,嚴格品種管理。正式實施《江蘇省同一生態區主要農作物品種引種備案管理規定》《江蘇省主要農作物品種聯合體試驗實施細則》,為進一步規范品種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嚴把事前事中事后“三道關”,嚴格開展各渠道品種試驗監督管理。全省審定通過農作物新品種163個,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126個,認定非主要農作物品種20個,為夯實全省糧食安全根基、服務種植業結構調整提供品種支撐。以服務農民用種為初心,扎實開展品種測試展示。10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36個省級基地與各地區域性基地形成省市縣聯動、上下同頻的品種展示評價體系。省級在全省不同生態區開展“江蘇好品種”展示活動,展示主要農作物優新品種326個。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品種展示評價,保障區域農業用種安全,南京市、蘇州市構建“1+5+N”品種測試體系,為服務當地農業生產廣篩細選好品種。以制種大縣建設為抓手,夯實良種保供基礎。7個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良繁基地項目建設有序推進,2023年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大縣制種面積16萬畝,制種全程機械化率85%以上,其中鹽城市大豐區92%以上。儲備國家和省級救災備荒種子近200萬公斤,南京市、蘇州市等地建立市級儲備制度,儲備范圍擴展至種苗。以用種關鍵節點為重點,把牢種子質量關口。在種子生產和銷售的關鍵節點,分別以種子生產企業、種子生產基地和種子銷售門店為重點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連云港市根據地域特點,強化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信息共享機制,多次會同兩省三市開展聯合執法。全省各級共檢查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主體近 2 萬個(次),抽檢農作物種子樣品 3400 余份,種子質量抽查合格率98.5%以上,有效保障農民用種安全。以賦能行業發展為目標,優化種業信息服務。分春夏秋三季調度全省農作物種子制繁種情況,分析全省農作物種子產供需形勢,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及時組織調度種源信息,確保用種安全。建立省市縣三級種子市場監測平臺,實現種子市場觀察點重要農業縣全覆蓋。強化全省6種主要作物和28種非主要農作物品種推廣面積、種子企業發展情況和種子管理機構情況信息統計分析,為服務農業生產和種業行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撐。
會議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奮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前列”對全省種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省種子管理系統要以高度政治責任感聚焦種業主責主業,努力克服機構體系不全、技術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切實加強種子管理和技術服務隊伍建設,提升履職盡責能力和行業管理服務水平。一要嚴格中間管理,推動新品種選育與推廣;二要加強基地建設,打牢良種穩產保供根基;三要落實監管舉措,營造種子生產經營良好環境;四要優化工作流程,提升行業信息服務效能;五要強化黨建引領,推動主責主業落地落實。要繼續對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現代種業發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科學研判種業發展新形勢,準確貫徹種業發展新理念,激活要素、補齊短板,著力提高品種管理、良種保供、質量監管和行業信息服務水平,聚力推動全省種業發展新提速,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富有江蘇特點的農業強省貢獻種業力量。
江蘇省種子管理站負責人、各科室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全省各設區市及部分重點縣(市、區)種子管理部門負責人等共40余人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