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種業翻身仗 四川部署農業種質資源普查
6月18日上午,全省農業種質資源普查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上,成都市、綿陽市作了交流發言,瀘州市、阿壩州作了書面發言。會議上副省長堯斯丹就扎實做好農業種質資源普查保護工作強調了幾點意見。

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建成西南最大的省級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累計建成國家級和省級畜禽保種場(區)44個、農作物種質資源圃112個、魚類種質資源保護區39個,保存作物資源6萬余份、畜禽資源12萬份,新收集種質資源6700份,在資源收集保護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組織開展新一輪普查與收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是打好種業翻身仗的首要任務。
會議要求,應盡快開展農業種質資源系統普查與收集工作。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從今年起,我省將利用3年時間,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收集、鑒定、保存。要實現普查全覆蓋,做到普查無遺漏,抓好搶救性收集。
本次普查要建立起科學的鑒定標準和統一的技術規范體系,分辨“同種異名”和“同名異種”,明確哪些是新資源、哪些是重復資源。要加快開展資源登記,推進資源精準鑒定,加強資源引進交換,要實現資源共享共用。
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構建“1+1+N”現代種業體系,盡快建立起全面保護種質資源的工作機制,防止各類種質資源丟失。要加快構建“一庫多圃”格局,大力推進“南繁硅谷”建設,著力推動種業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