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筆者在轉棚過程中發現,棚室各類蔬菜出現的問題較多。一大茬茄子葉片黃化,西紅柿膨果慢、坐不住果,辣椒畸形果多等等,菜農們對其非常困惑。這主要是天氣乍暖還寒,沙塵天氣多發,氣溫忽高忽低,蔬菜的根系生長、養分吸收、花芽分化等受到影響所致。那么,菜農在日常管理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增加光照提高產量
春季是沙塵天氣的多發期,一到春天棚膜上易覆沙塵,棚膜透光度降低,導致棚溫上升緩慢,葉片光合積累減少,茄果類果實轉色受影響等。建議菜農朋友應經常擦拭棚膜,提高棚膜透光度,這樣即使遇連陰天也可通過散射光,增加棚內光照,促進高產。
及時疏除病老葉也可增加光照,減少葉片相互遮擋,增大葉片的光合面積,促進有機物積累,同時又可增加棚內通風透光,降低病害發生幾率。
控制溫度協調生長
蔬菜生長發育的生理活動都必須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所以棚室溫度管理緊抓三點。
首先,調節棚溫至蔬菜生長的適宜溫度,至少要保證棚內溫度維持在蔬菜可以承受的最低溫度與最高溫度的區間內,使蔬菜得以正常生長。
其次,控制晝夜溫差。適宜的晝夜溫差為10℃-15℃,不僅可以防旺長,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優化花芽分化,還可有效減少病毒病的發生。山東省壽光市古城街道某位菜農棚內白天溫度30℃以上,夜間最低時8-9℃,西紅柿長勢較弱而且點不住花。主要原因在于他拉放保溫被不及時,放風不當等而造成棚內溫度變化過大,影響根系吸收養分,導致營養供應不足。
最后,蔬菜在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溫度不同,應根據其生物學特性進行溫度調控,如黃瓜苗期防旺長需降低溫度,結果期可進行高溫養瓜等。
合理供應水肥促根壯棵
澆水視天氣情況而定,避免陰天澆水或澆水后遇連陰天,造成地溫下降引發蔬菜漚根,甚至死棵,或造成棚內空氣濕度增大,導致病害的發生和蔓延。菜農應選擇晴天上午澆水,而且澆水后有連續晴天;提倡澆溝洇壟,不可大水漫灌,避免地溫降低影響根系生長與養分吸收。沖施肥料時不要一味使用全水溶性肥料,應與養根護根產品一塊使用。這樣施肥既能大量補充營養元素,又可刺激植株根系生長,從而達到生根、養根、壯根的目的,防止死棵、爛根發生。
病害提早預防
降低棚內空氣濕度,抑制病害發生,常用的降濕方法有升溫降濕、放風排濕、覆蓋地膜、操作行鋪設稻殼、膜下澆小水等方式。
減少菌源,及時摘除病葉、病果、病枝,攜出棚外集中深埋,以減少棚內菌源。同時結合噴藥預防,抑制病菌的發生與繁殖,菜農可全棚噴灑百菌清混中生菌素,防病效果不錯。 (姜文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