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市種(zhong)業管理局局長(chang)鮑(bao)平(ping)(右三)等領(ling)導參觀(guan)優質魔芋品(pin)種(zhong)種(zhong)源基地

種子檢測

品種更新換代示范

開展魔芋(yu)種植(zhi)技術(shu)培訓(xun)


魔芋示范基地
近年來,陜西省安康市種業管理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的原則,圍繞富硒糧油、特色產業和生態循環農業建設,大力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科技含量,有力地推動了安康市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工作,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開展品種審定試驗 篩選適宜主推品種
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圍繞糧油生產用種安全和農業增產豐收,堅持抓好品種審定試驗工作。先后累計組織、承擔完成國家和我省玉米、水稻、小麥、油菜、馬鈴薯、大豆6大作物,91個組別,728個品種(系),304點次的品種審定試驗工作;開展品種展示與示范103點次,展示示范各作物品種共計697個次,篩選出19個主推品種,預警了13個潛在嚴重減產風險品種;開展種子質量檢測樣品620份,轉基因品種抽檢樣品170份,確保了農業生產無重大品種種性問題和種子質量事件發生。
加強種子質量檢測 確保種子質量安全
種子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特殊農業生產資料,播種偽劣種子后即使給予優越的環境條件,采取再先進的栽培管理措施,也不能獲得豐產或豐收。因此,只有播種優良品種的優質種子,才能發揮良種在農業生產中的優勢,才能為爭取高產、穩產、優質奠定堅實的基礎,使種子質量對農業生產的威脅減少到最低程度。種子檢驗無論是對種子收獲、貯藏、加工、營銷及播種都是極為重要的工作。
2018年,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共完成各類農作物種子樣品檢測156份,作物涉及玉米、水稻、油菜、小麥、大豆、辣椒等,檢測項目包括凈度、水分、發芽率、純度、轉基因檢測,共檢測395項次。同時,加強對農作物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通過轉基因快速檢測法對全市各類試驗基地和南繁基地進行了全覆蓋檢測,共檢測樣品113份,未發現轉基因陽性樣品。
開展品種示范推廣 加快品種更新換代
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大力推廣多抗廣適、農機農藝融合、優質專用品種。6大作物累計抓點示范190點次、4.6萬畝,召開現場會370場次,以加快新品種的推廣速度。其中以內香506、川優6203為代表的優質水稻品種占73%,適合機插秧水稻品種占40%,雙低油菜品種普及率達99.9%,陜油28、陜油15等適合機收籽粒油菜品種達50%,在品種布局上基本實現了新一輪品種的更新換代;以新的理念、新思路、新模式開展馬鈴薯供種體系建設,已建種薯生產基地5300畝,三級擴繁體系基本具備,以企業為主、各方參與的種薯生產經營體系正在形成,力促馬鈴薯產業快速興起。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包聯幫扶紫陽縣洄水鎮端婭村脫貧攻堅工作,按照單位到村、干部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結合被幫扶村實際情況,勇于創新扶貧工作機制,推動精準扶貧工作邁上新臺階。一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先后引進了紫陽縣佳欣魔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漢陰華曄杜仲現代有限公司和紫陽綠安有限公司,投資150多萬元,通過發展富硒魔芋、富硒黑豆、富硒大蒜等產業共計635畝,帶動貧困戶累計增收25萬多元。二是民風建設成效顯著。投入幫扶資金5萬元,在村內顯著位置和房前屋后制作新民風建設宣傳教育和決勝脫貧攻堅宣傳展;組織鎮村干部赴平營;開展道德評議,評選表彰了一批先進典型;推進“愛心超市”建設,兌換獎勵物資價值1800元,調動了村民參與新民風建設的積極性;開展重陽節老人慰問、春節五保戶慰問等活動,豐富了當地村民的文化生活,激發村民脫貧致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三是基礎設施穩步推進。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協助鎮村兩委完成5.2公里道路硬化,2處飲水工程建設;爭取項目資金30余萬元,完成村衛生室及文化廣場的建設。
開展種質資源普查 發掘當地種質資源
根據國家和省上的安排部署,2018年4月,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在全市開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圍繞普查、收集的范圍、任務與要求,指導全市9個項目實施縣以定方案、搞宣傳、走訪調研為重點,并督促全面落實工作人員、力抓重點措施全面開展普查與收集工作。先后張貼標語1.3萬幅,發布公告7次,印發宣傳資料1.7萬份,召集各種形式的群眾集會活動30多場,走訪老干部、老專家、年長農民群眾400多人,查閱傳記、史料140多卷(冊),確保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普查表》的填報工作全面按期完成報審。截止2018年11月上旬,共征集糧油、瓜菜、小雜糧豆、茶果、草等5大類植物的農家種、野生近緣種等種質樣品416份,合格312份,超額完成任務173%。
狠抓主導產業發展 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安康市種業管理局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結構供給側改革,狠抓主導產業發展,做優全市特色農業產業,極大地促進了安康市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在全市已建設魔芋產業示范園區87個,其中省級現代農業魔芋園區1個、市級26個、縣級60個。已建設“一鎮一業一園”魔芋重點鎮12個、一園”魔芋重點村50個。全市魔芋總面積達到43萬多畝,魔芋產量40萬多噸,魔芋面積、產量居全省第一位。僅平利縣就種植魔芋32800畝,年產值1.5億元。同時,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和安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共建的脫毒脫毒馬鈴薯原原種基地、原種繁殖基地、合格種薯繁殖基地。一是擴大種薯生產基地,提高種薯產能。二是積極推進種薯生產經營體系建設。三是進一步推動品種選育與種薯生產技術創新。僅鎮平縣脫毒馬鈴薯組培苗擴繁達40多萬株,品種主要為早大白、費烏瑞它、青薯9號、中薯5號、秦芋32、米拉等,尤其以中薯5號表現突出,株型較好,株高適中,洋芋種薯大小均勻且表皮光滑,產量高達3000千克/畝。“鎮坪洋芋”以其口感佳、品質好的優勢,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使鎮坪洋芋品牌化經營邁上了新臺階。(文/圖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