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每年展示有六千品種,
引領種植業風向標;
現代高科技元素從這里起步,
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以良種良法創造的品質生活,
惠及千家萬戶;
思考、碰撞、喜悅在這里匯聚,
形成了影響全行業的“思想庫”;
種業品牌建設在這里開啟,
譜寫新時代下現代農業建設新篇章。
12月9-13日,
第十六屆廣東種業博覽會
將在廣州柯木塱拉開序幕
每一次的相聚,就是一次難忘的回憶,
再過20天,期待再相聚,
現代農業之美等你來品味!
“種業強,則農業興。”據了解,本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將緊密結合農業部農業品牌推進年、農業五大綠色發展行動、廣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種業十大行動,以“品種、品味、品牌,城鄉共享”為主題,以良種良法為核心,融合展示特色農業、都市休閑農業、綠色生態農業。
本屆大會采用兩地三會場的聯展新模式,以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為主會場,廣州種業小鎮、珠海市臺創園為分會場,三大會場共同打造這場全國農業盛會。被賦予更多內容的廣東種業博覽會,成為了廣東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
在廣州種業小鎮分會場,以“種業+花卉”為重要元素,設置種業展銷區、品種試驗展示區、種業裝備展示區、漁業種業展示區、畜牧良種展示區、種業文化展示區和會場服務區等七大功能區,融入種業大格局。
在珠海市臺創園分會場,以園藝作物良法展示為主題,展示名、優、新、特花卉、蔬菜、玉米新品種及珠海市現代種業發展最新成就成果,500個蔬菜新品種、70個鮮食玉米新品種田間展示為主,香水蓮花展示區、地涌金蓮展示區為輔,將成為大會期間一場高端的視覺盛宴。
良種良法對于新一代種植者的吸引力自不待言。來自信宜市丁堡鎮的張裕鋒2015年和人合伙成立銘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地處偏遠,平時很難接觸到最新的品種、技術以及市場動態,廣東種博會是他找到行業的主要通道。
品種能夠解決種植者的難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廣東種業博覽會田間地展能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在過去,華南地區栽培的蘿卜大多是多年種植的短葉十三類品種,耐熱、高產是其重要的優勢,但根形長,肩部窄,收尾尖,外觀商品性一般,易糠心,商品性不好。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推出改良品種捷夏美50,在保證耐熱性和產量的同時,早熟,根形更美觀、口感更好,甜美少渣,商品性更好。
武漢亞非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長期專注于西藍花品種研發的種企,公司總經理賀亞非表示,目前市場主流品種從扁球甘藍向圓球甘藍和紫甘藍轉變,反映消費者對西藍花品質的更高要求。在過去,國內消費者對西藍花接受程度非常低,隨著新品種西藍花的口感改善和營養程度提高,特別是富含蘿卜硫素的抗癌功效,西蘭花逐漸成為風靡全國的蔬菜。引領種植業的風向標型品種,在廣東種業博覽會上還有許多。
科技提升,為種植者帶來福音
在惠州市博羅縣做種子生意的葉春滄連續十年參加廣東種業博覽會,他最大的感受是:“科技感越來越強!”他覺得無論是展示品種還是栽培技術,科技含量明顯提高。葉春滄挑選的一個甜麥菜地方品種,幾乎不用施藥,大大降低種植者生產管理成本,還憑借獨特風味和出眾口感成為暢銷品種。他在廣東種業博覽會上了解到蔬菜的育苗技術,率先轉變觀念,成為當地第一批辦苗場、賣種苗的人。如今,惠州地區菜農已普遍采用種苗種植蔬菜,蔬菜品質大幅提高。
菜心生產的難度是收獲時勞動力成本過高,降低成本的出路在機械化,但傳統的矮稈審美標準及品種整齊度不高制約著機械化進程。因此,針對上述生產難題,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公司研發了廣府菜心系列品種。廣良的廣府菜心系列品種,不僅口感好,還能滿足機械化收割的要求,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
廣東省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主任江騰輝介紹,2017年的廣東種業博覽會將設置綠色生態發展展示區,重點展示農業綠色增產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在病蟲害綠色防控方面,以農藥零增長為主題,展示病蟲數字化預警、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誘控、天敵控害、高效低風險農藥和先進植保機械等。廣東省耕地肥料總站副站長張育燦認為通過在大會期間展示施用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耕地質量提升、水肥一體化等綠色生產技術的種植效果,對推廣普及綠色生態農業將發揮重要作用。
聚焦品質,農業創造美好生活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種業人的奮斗目標。”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陳本強以十九大精神表達他對種業使命的理解。
在珠海市居住的葉林東,受他在福建經營農莊的弟弟所托,購買一些優質的蔬菜種子。最終,他通過在展廳、田間地頭對比,為他弟弟選購了兩三個不同類型的南瓜種子。如今,到他弟弟農莊就餐的客人,對這種南瓜贊不絕口。一批批國內外優新品種,就是從廣東種業博覽會出發,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
一些種企正在延伸產業鏈,濟南沃爾富斯種業有限公司推出“沃小番”水果番茄,公司董事長吳景春介紹,公司從數百個番茄品種中篩選出優質品種,自建生產基地,實現從種子源頭到種植的全產業鏈延伸,最終打造出品質高、口感好、綠色健康的“沃小番”水果番茄品牌。
廣東種業博覽會除豐富人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和米袋子外,還搭建起現代都市與現代農業的橋梁。每年都有大批市民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800畝最貴菜園中感受農業之美。廣州市民譚毅芳是一名從事幼教的年輕媽媽,在她的孩子4歲的時候就開始帶他來“看菜”,她認為:“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城市,很少接觸農業,不知道他吃的新鮮蔬菜到底是怎么來的,廣東種業博覽會給了他一個增長見識的好機會。”在譚毅芳的眼中,種子萌芽生長成一棵棵蔬菜的過程,能啟發她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行業變革,農業品牌建設開啟
2017年是農業部農業品牌推進年,品牌意識不斷深入每個農業人心中。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后全國種企數量銳減仍在繼續,由8700多家降至目前的3000多家。農業加速變革,種業形勢復雜多變,品牌力量突顯,“品牌建設”成為每一個種企需要考慮的問題。新形勢下,本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響應國家品牌戰略號召推出種業品牌培養計劃,引入百家品牌種企,通過開展系列品牌創建活動,幫種企打造品牌。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全杰對廣東種業博覽會平臺的品牌塑造能力表示高度認可,他認為,廣東種業博覽會對企業品牌的作用并不僅僅停留在表面,通過媒體宣傳打造企業品牌外在形象,以“展位+地展”強化品牌形象的內部支撐,內外結合,突出每個企業的長處及特點,在種植戶、消費者心中形成不可替代的品牌。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黃斌民表示:“我們將以廣東種博會為契機,發揮好種業在農業中的先導引領作用,不斷譜寫農業現代化建設新篇章。”顯然,廣東種業博覽會的使命,已經遠遠超出種業本身。
品種 品味 品牌,城鄉共享
12月9-13日,
第十六屆廣東種博會,
不見不散!
大會日程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