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會展中心展覽館舉行的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開艙儀式上,來自寧夏的876.63克農作物和藥材種子,搭乘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遨游太空66天后,與神舟十一號一同返回地球。
      為探索建立載人航天工程軍民融合發展模式和機制,促進太空生物科技成果和光學遙感信息在我區轉化運用,經多次對接考察與洽談協商,自治區政府于今年6月14日與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簽署了《共同推進載人航天科技產業化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區成為繼云南省后第二個與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簽訂合作協議的省區。
      此次寧夏的枸杞、馬鈴薯、水稻、冬小麥、胡麻、糜子、谷子、辣椒、番茄、黃瓜、甜瓜、西瓜、牡丹籽、銀冠果、柴胡等15類39個品種的農作物和藥材種子,參與9月15日天宮二號和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兩批次太空搭載實驗,是我國在空間生物科技領域的一次有力探索。利用神舟十一號的空間環境,對植物的誘變產生有益變異,讓普通種子成為太空種子。這些種子與地面常規育種相比,具有突變多、變異大、穩定快的特點,是培育高產、質優、早熟、抗病作物新品種的有效途徑。
      小小種子上天,寄托著寧夏人民的夢想,對提升寧夏品牌影響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下一步,我區將利用這些種子,建成集育種科研、擴繁制種、示范推廣、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綠色生態型現代科技農業產業園,將航天育種技術、航天育種成果推向全區乃至全國。同時,促進相關遙感信息和數據服務于寧夏經濟建設和科學研究。(轉載至寧夏日報11月24日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