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產的高粱地塊


死亡高粱(左)與正常生長的高粱(右)對比


高粱植株的發病情況


種子外包裝袋上的標注
大眾網濱州9月21日訊(記者 王君彩 郭九濤)8月19日,濱州市沾化區濱海鎮垛圈村郭先生等種植的100余畝高粱因發生病害大面積死亡導致全部絕產,他們懷疑購買的湖南都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都樂抗病蟲種子根本不抗病害,便找到經銷商和廠家維權,但至今未果。
郭先生告訴大眾網記者,今年4月份他從縣城一家農資經銷商呂經理那里購買了160多袋湖南都樂種業生產的高粱種。“之前并未買過此品牌的種子,聽說是新品種又抗病害就買了。”郭先生說,播種以后一直長勢挺好。8月12日他再次去地里查看高粱長勢,發現很多植株穗子下面發黑,米粒發癟,有死亡的征兆。他立即聯系了經銷商呂經理來查看情況,并在呂經理的指導下噴藥2次。1周后,高粱便出現大面積死亡的情況。
“這一片高粱地里還有別的品種,都沒事,就種植的都樂種子的高粱出了問題。”郭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村里好幾戶高粱種植戶都買了都樂高粱種,有140畝絕產,115畝減產。他們懷疑購買的高粱種質量有問題,標注“抗病蟲能力強”,實際上根本不抗病害。
在郭先生提供的種子包裝袋上,記者看到“特征特性”里描述有“抗倒、抗病蟲及再生能力強”字樣,而“注意事項”里備注有“以特殊氣候,栽培管理不當、病蟲害防治不到位等因素引起的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內容。
為此,大眾網記者采訪了經銷商呂經理。呂經理說,農業局來檢查過,他的經營證照齊全,保證種子是真品,今年銷售的都樂高粱種有1000多畝,其余的并未出現這種情況。“公司來人看了,也取樣化驗了。確實是發生病害,主要是今年雨水多,農戶管理跟不上,土地也不行。”呂經理說,他一直在幫著找廠家協商處理,廠家同意拿出人道主義的補償,農戶不接受,只能通過農業、工商等部門來處理或者走法律途徑。
記者多次聯系湖南都樂種業負責處理此事的譚經理,但對方并未接受采訪,只發了一份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病蟲害生物學與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出具的《山東高粱病害的診斷報告及防控建議》。該報告中描述“根據這3種病害的傳播途徑和發生條件,我們認為今年在山東省濟南地區高梁炭疽病、紫斑病和鐮刀菌穗腐病發生較重的主要原因與7-8月份降雨偏多、濕度大的氣候條件有關。”
9月20日,沾化區農業局工作人員前往濱海鎮垛圈村實地查看了郭先生家高粱絕產的情況,技術人員初步判斷郭先生種植的高粱是因病害絕產,可能是莖腐病;如此大面積絕產,種子對這種病可能沒有抗性。根據農業部門的檢查,種子經銷商證照齊全沒有問題,而都樂高粱種的包裝、標識等全部合法合規。
沾化區農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要弄清楚導致高粱絕產的具體原因和種子抗病性的問題需要通過省一級的專業部門來檢測出具報告,他們沒有資質和檢驗能力。對于村民質疑的種子標注“抗病蟲能力強”卻不抗病,可能涉及虛假宣傳誤導群眾消費的問題,可以到工商部門投訴維權。
大眾網將繼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