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bing)蟲情報(bao)
第 26 期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guang)服務中心(xin) 2016年7月18日
北方馬鈴薯晚(wan)疫病(bing)發生趨勢預報
7月14-15日,全國農技(ji)中(zhong)心在陜西省西安市召(zhao)開(kai)下半年(nian)全國農作物重大(da)病蟲害發生趨(qu)勢會商(shang)會。來(lai)自(zi)北方馬鈴薯主產區7省(區)的測報技(ji)術(shu)人員根(gen)據田間菌量、品種(zhong)抗性和氣(qi)候等(deng)因素(su),對北方馬鈴(ling)薯晚(wan)疫病發生(sheng)趨勢進(jin)行了分析會商并(bing)做出預(yu)報。
一、發生趨勢
據全國農作(zuo)物重(zhong)大病(bing)(bing)蟲監測網監測,今年(nian)我國北(bei)方馬鈴薯晚(wan)疫病(bing)(bing)見病(bing)(bing)早、菌量足、主栽品種抗性(xing)差、氣(qi)候條件較為有(you)利,預(yu)計馬鈴薯晚(wan)疫病(bing)(bing)在我國北(bei)方大部(bu)(bu)產區總體將中等發(fa)生(sheng),黑龍江(jiang)大部(bu)(bu)、內(nei)蒙古東(dong)北(bei)部(bu)(bu)、甘肅(su)東(dong)南(nan)部(bu)(bu)、寧夏南(nan)部(bu)(bu)、河北(bei)北(bei)部(bu)(bu)、山西(xi)北(bei)部(bu)(bu)等地偏重(zhong)以上流行風險(xian)高,發(fa)生(sheng)面積超過1500萬畝(mu)。東(dong)北主產區病(bing)害流行盛期為(wei)7月中旬(xun)至(zhi)8月(yue)上(shang)旬,西北(bei)、華(hua)北(bei)主產區病害流(liu)行盛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詳見下表(biao))。
北方主(zhu)產區馬鈴薯(shu)晚疫病發生趨(qu)勢預(yu)測(ce)表
單位:萬畝
|
省(sheng)份 |
生育期 |
播種面(mian)積(ji) |
目前發(fa)生面積 |
發生趨勢預測 |
||
|
發生(sheng)面(mian)積 |
發生盛期 (月/旬) |
發生主要(yao)區(qu)域 |
||||
|
甘(gan)肅 |
現蕾-開(kai)花期 |
1045 |
35.6 |
500 |
7/下(xia)-8/下 |
隴南、天水、平涼、定西(xi)、臨夏 |
|
陜(shan)西 |
現蕾期 |
375 |
0.1 |
96 |
8/中下 |
榆林、延安 |
|
寧夏(xia) |
開花期 |
260 |
零星(xing) |
180 |
8/上-9/上 |
固原(yuan) |
|
內(nei)蒙古 |
開花(hua)期 |
900 |
零星 |
200 |
7/下-8/上 |
呼倫貝爾(er)、興安(an)盟 |
|
山西 |
現蕾期 |
310 |
15.5 |
130 |
7/下-8/下(xia) |
大同、朔州(zhou)、忻州(zhou)、呂梁、長治、太原 |
|
河北(bei) |
現蕾-開花(hua)期 |
254.4 |
0.6 |
110 |
7/下-8/上(shang) |
張家口、承德 |
|
黑(hei)龍江 |
開花期 |
400 |
10.4 |
300 |
7/中-8/上(shang) |
哈爾(er)濱(bin)、齊(qi)齊(qi)哈爾(er)、綏化、牡丹江(jiang) |
|
合計 |
現(xian)蕾-開花期(qi) |
3544 |
62.2 |
1516 |
7/中-9/上 |
西北(bei)(bei)、華(hua)北(bei)(bei)、東北(bei)(bei) |
(一)各地普遍(bian)發生較(jiao)早,田間菌量(liang)充足
據中國馬鈴薯晚疫病實時監測預警(jing)系統監測,截至7月14日,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寧夏、山西5個省26個縣29個(ge)監測(ce)點發(fa)生3代以上侵染(感病品種田間一般可查見中心病株),縣、點數比上年同期多1倍;其中,甘肅臨洮、武都、甘谷,黑龍江肇東、綏化等最多發生4代9次侵染。6月上中旬以來,山西、黑龍江、甘肅、河北、陜西、內蒙古陸續查見中心病株,始見期早于上年和常年。山西大同南郊區、黑龍江北林、甘肅文縣、河北豐寧、陜西定邊、內蒙古牙克石和河北圍場等地分別于6月10日、6月(yue)16日、6月18日、6月24日、7月3日、7月4日和7月12日始見中心病株,除圍場較上年偏晚外,其他6個點始見期與上年相近或偏早。
目前北方主產(chan)區(qu)已發生62.2萬畝,比前2年同期增加10萬畝。甘肅隴南、山西大同等地病情已開始擴展,平均病田率為28.3%,平(ping)均病株率9.5%,甘肅文(wen)縣、山西大同南郊(jiao)部分感(gan)病(bing)品(pin)種發病(bing)田病(bing)株(zhu)率高達(da)60%、32%。
(二(er))品種布局(ju)和(he)生(sheng)育期對病害(hai)流行有利
據統計,今年我國北方主產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約3544萬畝,與上年(nian)基本持平,目前正處于蕾期(qi)至花期(qi),即(ji)將或已進入病(bing)害(hai)易感病(bing)期(qi)的花期(qi)。種植品種主要有隴薯(shu)、克新(xin)、莊薯(shu)、青薯(shu)、紫(zi)花白(bai)、費烏瑞它、大(da)西洋、新(xin)大(da)坪、早大(da)白(bai)、晉薯(shu)、冀張薯(shu)8號、夏波蒂等,多數(shu)品種(zhong)為感病(bing)品種(zhong),甘肅(su)、山西、陜西、河北等產區感病(bing)品種(zhong)種(zhong)植面(mian)積比例在70%以上(shang);規(gui)模(mo)種(zhong)(zhong)植的專(zhuan)用品種(zhong)(zhong)和效益較好(hao)的早(zao)熟(shu)品種(zhong)(zhong)多(duo)為感病品種(zhong)(zhong),且品種(zhong)(zhong)單(dan)一,有(you)利于(yu)病害流行。
(三)天氣條(tiao)件對病害流行較為(wei)有利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yu)報(bao),7-8月份為我國北方雨季,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甘肅南部、寧夏南部降水較常年偏多1-2成,有利于以上區域馬鈴薯晚疫病發生流行。未來10天,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和東北地區東南部有20-40mm、局地50-80mm的降雨過程,與馬鈴薯易感病期吻合度高,增大了馬鈴薯晚疫病流行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