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6月28日,全國農技中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舉辦了全國雜交玉米制種新技術培訓班。各省(區、市)種子管理站、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縣農業局及西北地區有關制種企業的代表共計170余人參加了培訓。全國農技中心宋丹陽副主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程景民副局長、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張冬曉副處長出席會議并講話。
培訓期間,浙江大學、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南京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以及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就我國玉米種子生產中的問題與對策以及雜交玉米制種專用精密播種機、去雄裝置、整穗精確測水儀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報告和交流,并現場觀摩了雜交玉米制種機械去雄機田間作業情況。
宋丹陽副主任指出,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種子質量是其關鍵環節,在國家糧食、生態、安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制種基地是確保我國種子供給安全和質量安全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優勢制種基地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制種基地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獲得了全面快速發展。但與現代種業發展要求相比,基地建設還有較大差距,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依然艱巨,其中制種機械化是問題解決的關鍵所在。
宋丹陽副主任認為,農業部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雜交制種技術與關鍵設備研制與示范”項目,在制種新技術和新機械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果,將在雜交種子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他要求,參訓人員充分利用這次培訓機會,認真學習觀摩,科學應用項目成果,特別是來自國家級制種大縣的同志,要充分利用制種大縣獎勵資金的引領帶動效應,積極選用先進的制種新技術和新機械,努力提升制種基地的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水平。
參訓人員一致認為,本次培訓內容豐富、務實性強,既有宏觀政策解讀,又有實用新理論新技術,對于了解國家扶持種業發展的大方針特別是制種基地建設方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應用新的理論與技術及新的制種設備解決制種中的核心問題具有重要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大家紛紛要求,今后多舉辦一些類似培訓,及時應用新理論和新成果指導和解決實踐問題,加快提升我國雜交制種水平,從源頭上強化我國種業基礎、提升種業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