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頻道1月9日電(記者黃毅 周相吉)四川是育種大省、制種大省和供種大省,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對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四川省農業廳副廳長牟錦毅9日向記者表示,四川省積極發展三系雜交水稻和雜交小麥、雜交玉米等研究,一大批農作物新品種被認定為國家級良種在全國推廣。
據介紹,2011至2013年,四川省共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216個,審定品種產量平均水平較2010年提高1.5個百分點。通過國家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35個,占全國10.4%。截至2013年10月,該省累計申請植物品種權834件,累計獲得植物品種授權444件,占全國授權總量的11.1%。
數據顯示,2013年度四川省雜交水稻制種46萬畝,產種約8300萬公斤,制種面積占全國的25%以上,省際調劑量占全國的30%,外貿出口占全國的51%。四川也是國家確定的雜交水稻種子主要繁育基地。雜交油菜制種面積占全國的20%,居全國第二位;雜交玉米制種面積也呈快速增長勢頭,攀西安寧河流域玉米制種基地被國家確定為重點繁育基地。
四川省種子站站長付洪告訴記者,近年來全國自然災害頻發,對農作物種業發展提出新要求。四川未雨綢繆,完善救災備荒種子貯備制度,僅在2013年貯備475萬公斤,較2010年增加142.5萬公斤。
四川省農業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整合種業資源,增加種業投入,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強化市場監管,力爭到2015年,四川省種子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60億元以上。主要農作物種子更新換代一次,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為保障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提供良種支撐,進一步鞏固提升四川省的種業大省地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