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周衛東 通訊員程道炳 雷世達報道:3月27日,武穴市四望鎮農民科技工作者饒水佳收到上市公司湖南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匯來的38萬元,這是他辛苦十年研究的秈稻新品種“遠恢5359”科研成果轉讓費。
今年2月19日,饒水佳與金健米業簽訂技術轉讓合同。饒水佳“一粒種子”賣了38萬元,一些業內人士為他賤賣了科研成果感到惋惜,但饒水佳很慰藉:長期的科研工作終于有了回報,科研資金緊缺現狀也得到緩解。
饒水佳是遠近聞名的農民科技工作者,在當地率先種植雜交稻,帶動了雜交稻的推廣。他還試種雜交西瓜獲得成功。饒水佳從中嘗到良種高產的甜頭,下定決心搞良種研究發明,為農民加快致富闖出一條新路。
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饒水佳,通過孜孜不倦的自學,逐步獲得雜交稻種子培育方面的知識。他與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探討過水稻無融合生殖技術,還得到過中國農科院專家陳建三的指導和支持。10年來,他利用當地一種狼尾草與雜交稻雜交,經過淘汰、篩選,做了無數次的對比試驗,終于培育出抗病性強、不倒伏、產量高的秈稻新品種“遠恢5359”。
目前,饒水佳在海南租了4畝地作為培育良種基地,每年投入基地的科研經費達10余萬元。他告訴記者,根據現代人的健康養生需求,將人參基因導入,培育出“人參黑米稻”,將枸杞基因導入,培育出枸杞紅米稻,這兩項技術新成果正在申請發明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