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網保定電(記者郭志昆通訊員李光宇)61歲的祖茂堂是河北省高碑店市南辛莊村農民,他有著高級農技師、農民育種專家的桂冠。2011年,他走出國門,做起了“國際農民”,把中國的抗蟲棉種到了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韋,大揚中國農業科技的威風。



祖茂堂在津巴布韋指導種棉。資料圖片
在巴基斯坦和美國人打擂
2011年初,應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種子公司的邀請,作為BT雙價抗蟲棉首席專家,祖茂堂只身赴巴基斯坦推廣抗蟲棉。
原來,位于拉哈爾市的旁遮普省種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種子繁育、銷售企業,他們想引進抗蟲棉供應本國棉農。但對于國際上流行的抗蟲棉品種,他們拿不定主意。此時,美國一家公司正在全力攻關,準備拿下巴基斯坦這張大訂單。旁遮普省種子公司最后選定了中國的抗蟲棉和美國的抗蟲棉一起“打擂臺”,優勝劣汰。
在登上赴巴基斯坦的國際航班前,中國“抗蟲棉”之父郭三堆先生對祖茂堂說:“這次去巴基斯坦就是和美國人扳手腕,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抗蟲棉品種,更是中國的榮譽,中國農業科技的聲譽。”
到達拉哈爾市,由于當地治安狀況原因,種子公司專門給祖茂堂安排了4位保鏢,手提AK--47沖鋒槍,除了睡眠時間之外,與他形影不離。
祖茂堂的住所是一幢獨立的房子,周圍有警戒線與周邊分割開來。為了表示公平,種子公司給了中美雙方各一塊36畝的試驗田。每一項技術措施都要填寫備忘錄,鋪地膜、化控、整枝等等一項項記錄明確,還要雙方簽字確認備查。巴方技術人員每天陪著他下地,也是在學習中國的棉田管理技術。
就拿我們中國農民司空見慣的鋪地膜來說,巴方技術員說,這里氣候炎熱,在棉花地里蓋上塑料布,絕對會把棉花籽種“燒死”。因為有在海南種植棉花的經驗,海南與當地的緯度差不多,祖茂堂很有信心。事實證明,鋪地膜能提溫保墑,有利于棉花的初期發育。這下,讓那些對中國棉農有質疑的巴方專家服了。經過對比試驗,證明中國的BT雙價抗蟲棉抗蟲株率達到96%以上。 第一個回合,中國人贏了。目前,這個實驗還將繼續在巴基斯坦不同基礎條件的地區進行。2012年,祖茂堂還要去巴基斯坦繼續指導。
在津巴布韋當上“棉花CEO”
2011年,由津巴布韋國防部出面,邀請北京名田農化貿易有限公司合作,推廣抗蟲棉種植,推廣面積達4.8萬公頃。祖茂堂作為專家被邀請到津巴布韋。
非洲農民種棉花非常粗放,基本是靠天吃飯。祖茂堂把在河北省高碑店推廣小麥科技入戶的辦法“移植”到津巴布韋,就是在棉花主產區,一個村子選一個技術指導員,先對這些技術指導員集中培訓,再通過他們指導農民種棉,效果非常好。
在棉花種植的各個關鍵環節,祖茂堂和津巴布韋國防部項目負責人卡胡尼上校一起,在全國棉花主產區巡回做技術示范。今年51歲的卡胡尼上校1970年來中國學習過,是穆加貝總統的親密戰友。一般先由他講一個小時。然后,祖茂堂再給棉農做技術示范,手把手地交給他們。時間長了,津巴布韋農民送給祖茂堂一個外號“棉花CEO”。經過半年的精心推廣,津巴布韋的棉花獲得豐收。祖茂堂出色的工作業績,引起了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的注意,他邀請祖茂堂去大使館做客,并合影留念。
祖茂堂回國后,卡胡尼上校借到中國訪問的機會,到高碑店市拜訪祖茂堂,在祖茂堂家的棉田里,現場討教棉花種植先進技術。“種子在塑料膜下怎么能生長起來?拖拉機耕作半天得消耗多少柴油?棉花播種間距多少最合適……”祖茂堂都一一作答,還向卡胡尼夫婦贈送了西瓜、蔬菜等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