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北京,“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正式開艙包括章丘大蔥種子在內的 種搭載物亮相。 新華社發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21日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隨同神舟八號飛船遨游太空的部分搭載物品被返送給搭載單位。
神舟八號搭載8大類123種物品
上午10時許,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文寶下達“開艙”指令后,開艙工作人員從航科集團副總經理袁軍手中接過“開艙鑰匙”,乘坐一架小型云梯來到“神舟八號返回艙”的上方。身著連體白色防靜電服的工作人員從云梯跨步站立在返回艙頂部,從外向內打開了艙門進入艙內。大概三四分鐘后,工作人員雙手將一件白色包裹高高舉起,伸出艙外。
取出的搭載物品共有8大類123種。來自公證部門的公證人員現場對這些搭載物進行了公證。
“番茄試管苗”在天上開花結果
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神州天辰事業公司總經理趙輝介紹,他們搭載的“番茄試管苗”已經結出了果實。
他說,這個實驗算是成功了,在天上開花結果了。8株苗有5株已經結果了,其中有一粒已經長紅了,基本上長熟了,其他幾粒還是青的。完成了這樣一個生長的周期,就是說未來在太空中我們可以種新鮮的作物植物。可以保證我們的航天員在空間站里長期工作生活時有新鮮的蔬菜吃。
據介紹,神八返回艙搭載物中,一些物品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如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承擔的蛋白質溶液項目,需要檢測蛋白質溶液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的物理特性,因此載有蛋白質溶液的黑匣子在飛船返回的第一時間就要取出,在7.5小時以內就要運達實驗室。
夢想文件芯片重量小分量重
中國航天報社“攜手神八搭載夢想”活動征集的夢想文件芯片是搭載物品中最小的一件,但社長馮春萍認為它是分量最重的。馮春萍說,經過我們篩選共有4萬多條夢想搭載在神舟飛船上,通過這樣一個活動達到了我們“筑夢航天,祝福祖國”的目的,吸引了全社會對航天事業的關注。
據介紹,開艙取物只是最基本一步。“神八”執行此次任務的用電量少于預期。為了返回艙安全著想,接下來要把剩余電量放出。另外還會把返回艙內的科學儀器和數據取出并進行分析。(綜合新華社、《法制晚報》等)
咱章丘大蔥種,也搭載了“神八”
章丘大蔥作為旅行成員之一,搭載“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了太空之旅,接受航天育種實驗。
章丘大蔥栽培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原產于章丘城女郎山一帶,是全國的名、優、特農產品,它以株高白長、脆嫩味美、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素有“蔥中之王”之美譽。今年9月初,章丘市農業局科技人員參加了全國航天工程育種論壇,力爭借助現代先進技術尋求大蔥良種繁育新突破。
此次送上太空的章丘大蔥種為我市特有當家品種大梧桐。借助太空微重力、太空輻射、溫度驟變、高真空等特殊空間環境,在誘變作用下使大蔥種產生變異,返回地面后,再進行一系列的篩選及試驗,把種子有益變異加以選擇利用,爭取用3-5年的時間,選育出擁有自主產權的航天大蔥品種,培育出質量更優、品質更好、產量更高、抗逆性更強的章丘大蔥。 (記者文潔)【相關鏈接】
神舟一號
搭載物品:一是旗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奧運會會旗等;二是各種郵票及紀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麥等農作物種子,此外還有甘草、板藍根等中藥材。
神舟二號
試驗項目:我國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開展了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離體細胞和細胞組織的空間環境效應實驗等。
神舟三號
搭載物品:處于休眠狀態的烏雞蛋;進行空間試驗的有效載荷公用設備十項,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測儀、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地球輻射收支儀、太陽紫外線光譜監視儀器、太陽常數監測器、大氣密度探測器、大氣成分探測器、飛船軌道艙窗口組件、細胞生物反應器等。
神舟四號
搭載物品:一場籌備了10年之久的兩對“細胞太空婚禮”也將在飛船上舉行,一對動物細胞“新人”是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另一對是植物細胞“新人”——— ——黃花煙草原生質體和革新一號煙草原生質體。專家介紹,在微重力條件下,細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現象將消失,更有利于細胞間進行配對與融合這些“親熱舉動”,此項研究將為空間制藥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號
搭載物品:“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等。
神舟六號
搭載物品:共有8類64種搭載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來、查氏集團等知名企業標識,搭載的生物菌種、植物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種子則用于太空育種實驗。
神舟七號
搭載物品:6類36種物品包括微生物菌種、農作物、植物種子、國旗、其他旗幟、紀念封、紀念郵票、書畫作品等。
神舟八號
搭載物品:中國國際紅色文化交流促進會的《2009年中美老兵和平論壇<和平頌>書法作品》、河南省洛陽市的牡丹和芍藥種子、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錦繡瀟湘》系列作品、總裝備部政治部宣傳部組織創作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肖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制作發行的《當代傳奇》賀卡、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農作物種子等。 (宗禾)








![[人民日報] 我國篩選出耐鹽堿種質資源1100多份](http://518pifa.cn/file/upload/202411/08/092303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