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蒙(meng)審麥2008001號
品種名稱:豐實麥3號
申請單位:牙克石豐實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以六倍小黑(hei)麥為母本(ben)、克90-514為父(fu)(fu)本(ben)進(jin)行雜交,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父(fu)(fu)本(ben)90-514引自黑(hei)龍(long)江(jiang)省農科院克山所。
性狀描述:
幼苗:直立,葉片綠(lv)色(se)。
植株:旗(qi)葉長(chang)寬披散,株高95cm。
穗:紡錘型(xing),長(chang)芒,穗長(chang)10~13cm,穗粒(li)數40~56粒(li)。
籽粒:紅(hong)色,千(qian)粒重39~40g。
品質:2004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zhong)心(哈爾(er)濱)測定(ding),容重839g/L,粗蛋(dan)白11.50%,降落數值274S,濕面筋25.3%,沉降值41.3ml,吸水(shui)率63.4%,面團穩定(ding)時間1.3min,最大抗延(yan)阻力85E.U,延(yan)伸性13.4cm。
抗性:2006年中(zhong)國農業科學(xue)院植物保(bao)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ding),中(zhong)感葉(xie)銹(xiu)病(30MS),高感赤霉病(2.73S),中(zhong)感根腐病(3MS),高抗稈(gan)銹(xiu)病(30R)。
試驗情況:
2003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小麥區域試(shi)驗,平均(jun)產(chan)(chan)量261.3kg/畝,比對(dui)照(zhao)龍麥26號增產(chan)(chan)26.3%。平均(jun)生育期99天,比對(dui)照(zhao)晚2天。
2004年參加內蒙古自治(zhi)區小麥(mai)區域(yu)試驗,平均產量(liang)295.9kg/畝(mu),比對照(zhao)龍麥(mai)26號增產17.9%。平均生育期90天(tian),比對照(zhao)晚2天(tian)。
2005年參加內(nei)蒙古自治區小(xiao)麥生(sheng)(sheng)產(chan)試驗,平均(jun)產(chan)量345.8kg/畝,比(bi)對照(zhao)龍(long)麥26號增產(chan)16.3%。平均(jun)生(sheng)(sheng)育期96天(tian),比(bi)對照(zhao)晚(wan)3天(tian)。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2~44萬株為宜。
注意事項:小(xiao)麥赤(chi)霉病重發區慎(shen)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qu)呼(hu)倫貝爾市(shi)≥10℃活動積溫1900℃以上地區(qu)種(zhong)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