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蘇力”攜著暴雨鉆進羊城,有點聒噪;正在辦公室處理事情之時,有同事敲門,談離職事宜,感謝其所作貢獻和努力、支持其另有發展、惜才的不舍之情、鼓勵今后輝煌前途等只言片語后,突然想起老子的無為而治,拋磚引玉漫談公司管理與人治之道。
一個人進入公司往往懷著豪情萬丈的激情,期望在新的工作崗位中謀得不同以往的轉機,或是財富、或是學習機會、或是某種喜歡的氛圍、或是更大發展空間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工作當中,漸漸進入到狀態時,在對自己的要求和或公司對其的能力要求有悖或者不足時,用上了老子的“無為而治”,能夠在這過程中不斷調整心態、努力學習以達到公司的要求,或者是主動跟公司相關領導、同事、書本尋求幫助的寥寥無幾,而是在公司不斷增加的擔子上,逐漸消耗了斗志和燃燒了那份曾經的激情;最后又踏上另尋轉機的發展機會,既浪費了公司的人力成本,也浪費了自己的青春。
延伸到業務人員在業務管理上又往往過多專注于無為而治,對市場缺乏應有的管理、客戶關系維護限于電話溝通、項目跟進有頭無尾,客戶開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公司在對業務人員管理上也幾乎是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任由自我發揮、自生自滅自由發展,缺乏相應的培訓和幫帶指引,在面對兵強馬壯的客戶時,話未出口便先矮人三分的心態,怎能勇往直前?另一方面,有些公司在面對人員考核上,緊緊圍繞有為而治的管理思想,公司基本上能用的管理表格基本都用上,在對業務人員管理上,每天早上例會填出行拜訪表,晚上日報填當天工作總結、周有總結、下階段計劃,看看似乎管理規范、條條框框、白紙黑字,實則效果不明顯;在筆者看來,又缺少了相對無為而治的管理 ,無為而治的精髓不在于無為,而在于而治,試想想看,一個業務人員在公司的條條框框下,疲于應付公司的有為而治,不得不為了找客戶而找客戶,哪怕這客戶不太符合自己開發客戶的基本要求和前提,不得不為了找項目而找項目,哪怕項目再大或再小,滿大街跑,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目的、沒有方向的拜訪,只能是無用功。有些業務今天剛好有客戶打電話需要某某產品或是有某某項目,一聽都不是自己公司或自己能力所能接收的產品或項目,但往往缺乏無為而治的理念,轉念一想,大小也是單,更甚者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的成功學勉勵自己,最后以我們公司離成功僅差一步之遙來給公司及自己交代,公司對其的評語是學習到了經驗,自己對自己的安慰是能力又得到了提高;話說回來,適當的時候需要去沖沖,但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在開發客戶當中及項目跟進時,既要無為也要有為;筆者所從事的中央空調行業,經常有經銷商業務人員出去走訪裝飾行業公司客戶,但發現經常是有業務人員沒有目的拜訪,凡是裝飾公司都撒網,一個小經銷商或批發商業務人員,也經常提著一袋資料往設計院跑,哪怕是論公司實力或個人能力都不能滿足設計院暖通工程師對其的期望,這樣的業務也只能是期盼上天的眷顧,或者那天運氣到了;當然筆者不是鼓勵大家都很勢力很現實,有聊得來的朋友經常聊聊也不錯;只是對某些業務,施行無為而治的業務管理,既能休養生息,又免作無用功,而且更能規劃好明天或者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充分管理自己的時間計劃,筆者的建議是在跑業務中,對業務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
人治,在公司管理中類似于股票的監管,而不是“一放開就亂,一亂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的惡性循環,往往也是一沒有業務或者銷量下降,就放開,對人員、對管理都是讓大家自由發揮,你走的你客戶,我跑我的項目,至于其他,那是先把銷量升起來再說,那看來是更大的無為,只是沒有了“治”,這個“治”是人的治,我個人理解“而治”是人治。
先后在海爾、志高中央空調、TCL中央空調從事區域市場工作,歡迎各同仁來電來郵件,共同探討!電子郵件>>: 28275993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