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指標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業績指標是量化的、客觀的,具有充分說服力,一般也是企業和員工最為關注的。能力卻是抽象的,雖然目前能力測評的客觀性已經得到較大的提高,但仍無法從本質上消除主觀性的影響。
衡量一個員工能力的高低,一般是通過人才測評技術。人才測評的信度與效度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技術問題。任何一種測評方法都存在著可操作性、時效性、適用性等問題,無法達到很高的信度和效度。現在人才測評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關于人才心理及個性的測試能夠達到較高的準確度,但是關于人才工作能力的測試準確度仍然比較低。
如果缺乏準確的標準,挑選管理者時可能會出現依據“關系”選拔的情況。人們總是有低估別人而高估自己的傾向,在以能力為導向的情況下,如果員工認為獲得晉升者的能力不如自己,就會感到不公平,容易產生懈怠情緒;以業績為導向可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使大部分員工感到公平和信服,便于現實中企業的操作和應用。
考核的成本
對業績進行考核,可以直接以員工過去的工作業績為考核指標,考核成本較低。而對候選人的能力進行測評,如果沒有建立完善的人才測評體系,必須聘請優秀的測評專家對每一位候選人進行全方位的測評,成本比較高。
綜上所述,在實際應用中,以能力為導向的晉升方式和以業績為導向的晉升方式兩者各有所長,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