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不下面子,甚至可以讓人失去江山。
你知道翻蓋手機為什么在東北亞地區尤其是中國流行嗎?恐怕很少有人想到,原因之一是與中國人愛面子有關系。
面對翻蓋式手機尤其是韓國三星、中國的TCL的兇猛攻勢,直板式手機的集大成者諾基亞,直到2004年下半年才推出了翻蓋手機。西方的手機廠商不明白,為什么翻蓋手機在中國流行,而在西方的接受程度卻非常低。
一位手機經銷商告訴記者,翻蓋式手機在開合時會發出一聲脆響,容易引起旁人的關注,所以“更有面子”。而中國人特別愛面子,“面子”這個詞在英語中根本就找不到對應的單詞。
中國人常說“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不能“不給面子”,不能“扯破臉”,更不能“顏面掃地”。顯而易見,“面子”是國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
面子不僅影響到人們的消費方式,影響到“理財”,更重要的是,面子還影響到人們的職業生涯,甚至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英雄自古愛面子
歷史上愛面子的英雄也很多。武松就是一個,只不過他非常幸運,沒有受到面子的傷害,反而成了英雄。從而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意想不到地出現了飛躍。
《水滸傳》中寫到武松上景陽岡打虎前有一段細節描寫: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方知有虎。欲待發步再回酒店里來,尋思到:“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想了一回,說道:“怕甚么鳥!且只顧上去,看怎地!”這個武松明知山有虎,卻因上山前跟店老板夸下海口,礙于面子,他選擇了繼續上山。沒有想到的是,武松僥幸把虎打死,從而一舉成名,為他進入以后進入“宋江集團”攢夠了名聲。《水滸傳》的作者從中不經意地解構了男人的面子的雙向性:其正面是,武松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為了面子,性命也顧不了那么多了,說明他把面子跟氣節一樣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值錢;其反面是,武松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還要為了面子,不管生命的危險,按我們現代喜歡罵人的話是:你真他媽的犯賤!但是武松是幸運的,不可效仿。
男人為了面子寧愿選擇死亡的例子有很多。古語中有句話:士可殺不可辱。在古代戰爭中,每位將士被俘虜后遭到敵人的戲弄時最喜歡說的正是“士可殺不可辱”。你要么就殺了我,要么就不要玩我。如果你玩我,那么我活著沒面子,還不如死去。俘虜們為了面子而選擇死亡,這種行為是高貴的,比什么都值錢。
項羽的烏江自刎就是個為了面子而死的典型例子。他打了敗仗后跑到烏江,本來他是可以乘坐漁船逃回江東的,但他放棄了。因為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沒有面子回去面對他的鄉親父老了,結果他選擇了自刎。他的死成全了他的面子,成全了一代梟雄的氣節,但是代價是自己的“皇帝生涯”就此結束,徹底輸掉了江山。
面對現實才最有面子
安徽省婦聯婦女勞動力人才市場主任宛志英近來顯得很無奈。合肥經濟開發區德籍外商色斯先生要從該市場聘請一位會講英語的大學生做家政,月薪2500元,宛主任奔波數日竟一無所獲。色斯先生很失望。
目前很多大學生畢業后寧肯在家里待著,也不愿意從事一些類似家政服務這樣的工作,因為這種工作看起來有些“低下”、沒有面子。對此,前程無憂獵頭部總監張東揚對本刊記者說,“大學生剛剛畢業,做什么工作都比沒有工作待在家里強。”張先生感嘆現在的獨生子女沒有工作照樣可以衣食無憂,而他年輕的時候則自食其力,再差的工作也必須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