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芝(認)2010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品種來源:豫芝4號/晉芝1號。試驗名稱“臨芝7號”。
特征特性: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對照略早熟,屬中早熟品種。根系發達,莖桿粗壯,抗倒性較強,田間生長基本整齊,生長勢較強。株高120.4cm,植株單桿、圓莖,葉色深綠,葉片寬劍形,初花期早,葉腋3花,花冠粉色,始蒴位低,蒴果為四棱、均勻而密集,單株蒴果數95.2個,每蒴粒數64.8粒,千粒重2.7g,籽粒卵圓形、較大、飽滿,種皮白色帶有淺紫細紋。成熟時莖、葉、果轉為黃綠色,中下部葉片自然脫落,熟相好,蒴果不易炸裂。田間有零星枯萎病發生。
品質分析: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粗蛋白22.86%,粗脂肪54.22%,油酸45.4% ,亞油酸40.5%,亞麻酸0.5%,花生酸0.6%。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山西省芝麻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2.0kg,比對照晉芝1號(下同)平均增產10.3%,試驗點12個,增產點10個,增產點率83.3%。其中2008年平均畝產72.6kg,比對照增產6.9%;2009年平均畝產71.4kg,比對照增產13.8%。
栽培要點:合理施肥,N、P、K肥配合,重施P、K底肥,盛花期結合澆水或降雨畝追施尿素10kg。春播應在5月15日后,夏播越早越好,在山西南部不宜遲于7月1日;春播畝留苗1.0萬株,夏播1.2萬株為宜。及時防治枯萎病。在葉片大部分脫落、蒴果變黃時收獲為宜,收后應捆成小捆豎直涼曬。
適宜區域:山西省芝麻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