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棉2011003
申報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9708A×9708R。試驗名稱“中雜07-5”。
特征特性:轉基因抗蟲棉雜交種[農基安證字(2008)第250號]。生育期125天。幼苗期葉片綠色,第一果枝節位7.3節,株高110厘米,株形塔形,主莖有茸毛,葉片為鴨掌葉、較大,葉色綠,第一果節長度15.6厘米,花瓣乳白色,基部無紅斑,花藥黃色,鈴卵圓形,鈴柄長2厘米,單株結鈴15.0個,單鈴重5.9克,子指9.7克,籽粒有灰色短絨,衣分42.64%。
抗病鑒定:2009~2010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鑒定,感枯萎病、黃萎病。
品質分析:2010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HVICC校準),長度27.8毫米,比強度32.1厘牛/特克斯,整齊度84.9%,伸長率6.4%,馬克隆值6.0,反射率74.1%,黃度9.1,可紡性指數132。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參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區域試驗,2009年畝產皮棉115.0千克,比對照中棉41(下同)增產7.2%,2010年畝產皮棉106.6千克,比對照增產13.5%,兩年平均畝產110.8千克,比對照增產10.1%。201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90.4千克,比對照增產12.4%。
栽培要點:采用地膜覆蓋或營養缽育苗;畝留苗以2000~2200株為宜;施足底肥,重施K肥,中期重施蕾花肥,后期根據長勢追施葉面肥以防早衰;前期不能缺水,現蕾期的水分要充足;適當應用生長調節劑化控;整枝及時徹底,并摘去下部1、2果枝的早蕾,防止爛鈴。
適宜區域:山西南部中熟棉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