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省種子管理總站
公 告
(第11號)
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三十六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審議決定,清理退出原審定通過的“南早33號”等117個水稻品種和“金穗1號”等20個玉米品種,并已公示完畢,現予公告。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上述品種種子停止生產。自公告發布起一個生產周期后,上述品種種子停止經營、推廣。
附件:退出廣東省審定農作物品種目錄(第一批)
廣東省農業廳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附件:
退出廣東省審定農作物品種目錄(第一批)
一、水稻:117個品種
|
序號 |
品種名稱 |
品種審定編號 |
選(引)育單位(者) |
|
1 |
南早33號 |
粵審稻1978001 |
新會市農科所 |
|
2 |
紅梅早 |
粵審稻1978002 |
新會市環城公社農科站農民育種家鄧炎棠 |
|
3 |
科揭選2號 |
粵審稻1978003 |
揭陽市農科所 |
|
4 |
青二矮 |
粵審稻1978004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東莞市農科所 |
|
5 |
朝陽早18號 |
粵審稻197800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
|
6 |
桂朝2號 |
粵審稻1978006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7 |
窄葉青8號 |
粵審稻1978007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8 |
廣二104 |
粵審稻1978008 |
廣州市農科所 |
|
9 |
新青矮 |
粵審稻1978009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10 |
鐵大糯 |
粵審稻1978010 |
潮安縣金石鎮農科站 |
|
11 |
新鐵大 |
粵審稻1978011 |
潮安縣農科所 |
|
12 |
廣九6號 |
粵審稻1978012 |
豐順縣農科所 |
|
13 |
臺珍92號 |
粵審稻1978013 |
臺山市大江鎮農科站 |
|
14 |
民科占 |
粵審稻1978014 |
中山市民眾鎮農科站 |
|
15 |
協作69 |
粵審稻1978015 |
新會市水稻選育種協作組 |
|
16 |
科廣10號 |
粵審稻1978016 |
新會市農科所 |
|
17 |
科揭選17號 |
粵審稻1978017 |
揭陽市農科所 |
|
18 |
秋白早3號 |
粵審稻1978018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19 |
早廣二 |
粵審稻1978019 |
曲江縣示范場 |
|
20 |
二白矮 |
粵審稻1978020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21 |
木新選 |
粵審稻1978021 |
新會市大澤鎮 |
|
22 |
封豐占 |
粵審稻1978022 |
封開縣農科所 |
|
23 |
秋二矮 |
粵審稻197802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24 |
廣二石 |
粵審稻1982001 |
廣州市農科所 |
|
25 |
梅紅早5號 |
粵審稻1982002 |
華南農學院農學系 |
|
26 |
桂陽矮121 |
粵審稻1982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27 |
緊粒新四占 |
粵審稻1982004 |
臺山市端芬鎮農科站 |
|
28 |
南科早 |
粵審稻1982005 |
惠來縣農科所 |
|
29 |
矮黑糯 |
粵審稻1982006 |
肇慶市農科所 |
|
30 |
鋼化二白 |
粵審稻1982007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
|
31 |
汕優科30 |
粵審稻1982008 |
蕉嶺縣農科所、興寧市農科所 |
|
32 |
雙桂1號 |
粵審稻1983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33 |
紅陽矮4號 |
粵審稻1983002 |
華南農學院農學系 |
|
34 |
鋼白矮1號 |
粵審稻1983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35 |
惠優占 |
粵審稻1983004 |
惠陽地區農科所 |
|
36 |
民華占 |
粵審稻1983005 |
廣州市農科所 |
|
37 |
IR837糯 |
粵審稻1983006 |
番禺縣農科所 |
|
38 |
青華矮6號 |
粵審稻1984002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39 |
雙二占 |
粵審稻1985001 |
斗門縣農科所 |
|
40 |
叢桂314 |
粵審稻1985002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41 |
青優早 |
粵審稻1985003 |
佛山市農科所 |
|
42 |
青優輻桂 |
粵審稻1986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43 |
矮梅早3號 |
粵審稻1986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44 |
雙桂36 |
粵審稻198600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45 |
七桂早25 |
粵審稻1986006 |
佛山獸專農學系 |
|
46 |
晚華矮1號 |
粵審稻1986007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47 |
秋桂矮11號 |
粵審稻1986008 |
佛山市農科所 |
|
48 |
汕優直龍 |
粵審稻1987001 |
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
|
49 |
七加占14 |
粵審稻1987003 |
佛山獸專農學系 |
|
50 |
雙叢169-1 |
粵審稻1987004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51 |
梅連早 |
粵審稻1987005 |
韶關市農科所 |
|
52 |
特青2號 |
粵審稻1988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53 |
廣科36 |
粵審稻1988002 |
佛山市農科所 |
|
54 |
桂山矮 |
粵審稻1988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55 |
雙朝25 |
粵審稻1990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56 |
青六矮 |
粵審稻1990002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57 |
珍桂矮1號 |
粵審稻1990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58 |
梅三五2號 |
粵審稻1990004 |
廣東省農科院生物研究所 |
|
59 |
汕優3550 |
粵審稻1990006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0 |
廣優青 |
粵審稻1991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1 |
七山占 |
粵審稻1991002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2 |
粵桂146 |
粵審稻1991003 |
佛山市農科所 |
|
63 |
協優3550 |
粵審稻1992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4 |
特三矮2號 |
粵審稻1992002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5 |
三陽矮1號 |
粵審稻1992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6 |
三五糯 |
粵審稻199200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7 |
陸青早1號 |
粵審稻1992006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8 |
廣優4號 |
粵審稻1993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69 |
廣優159 |
粵審稻1994001 |
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
|
70 |
梅優524 |
粵審稻1994002 |
汕頭市農科所 |
|
71 |
汕優96 |
粵審稻1994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72 |
勝優2號 |
粵審稻1994004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73 |
矮三蘆占 |
粵審稻199400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74 |
博優210 |
粵審稻1995001 |
華南植物研究所 |
|
75 |
澳青占 |
粵審稻1995002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76 |
竹優61 |
粵審稻1996002 |
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
|
77 |
七袋占1號 |
粵審稻1996003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
78 |
華秈占 |
粵審稻1996005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
|
79 |
三源921 |
粵審稻1996006 |
佛山市農科所 |
|
80 |
七秀占3號 |
粵審稻1996007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81 |
三源93 |
粵審稻1997001 |
佛山市農科所 |
|
82 |
豐矮占1號 |
粵審稻1997002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83 |
汕優4480 |
粵審稻1997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84 |
博優3550 |
粵審稻199700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
|
85 |
Ⅱ優3550 |
粵審稻1997006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湛江農業專科學校 |
|
86 |
豐矮占5號 |
粵審稻1998003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87 |
Ⅱ優128 |
粵審稻199800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88 |
博優96 |
粵審稻1998007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89 |
培雜雙七 |
粵審稻1998008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90 |
優優晚3 |
粵審稻1999003 |
湛江雜優研究中心 |
|
91 |
優優3550 |
粵審稻1999004 |
廣東省茂名市農業局雜優站 |
|
92 |
豐澳占 |
粵審稻199900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93 |
勝泰1號 |
粵審稻1999006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94 |
綠黃占 |
粵審稻1999007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95 |
山溪占11 |
粵審稻1999008 |
廣東省佛山市農科所 |
|
96 |
綠源占1號 |
粵審稻2000001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97 |
培雜67 |
粵審稻2000003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
|
98 |
培雜茂三 |
粵審稻2000004 |
茂名市兩系雜交稻研究發展中心 |
|
99 |
培雜茂選 |
粵審稻2000005 |
茂名市兩系雜交稻研究發展中心 |
|
100 |
博優122 |
粵審稻2000006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 |
|
101 |
培雜粵馬 |
粵審稻2000007 |
華南植物研究所 |
|
102 |
粵野占26 |
粵審稻200101 |
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
103 |
粳珍占4號 |
粵審稻200103 |
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
104 |
中優223 |
粵審稻200110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
|
105 |
培雜南勝 |
粵審稻200111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
|
106 |
培雜28 |
粵審稻200112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
|
107 |
培雜青珍 |
粵審稻200113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
|
108 |
汕優122 |
粵審稻200114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
109 |
華優63 |
粵審稻2002006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廣東饒平縣種子公司 廣西藤縣種子公司 |
|
110 |
培雜620 |
粵審稻2002012 |
湛江海洋大學雜優稻研究室 |
|
111 |
今優223 |
粵審稻2002013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
|
112 |
培雜180 |
粵審稻2003006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
|
113 |
博優早特 |
粵審稻2006016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
114 |
Ⅱ優290 |
粵審稻2006017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
115 |
博Ⅱ優815 |
粵審稻2006026 |
廣西博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
|
116 |
優優316 |
粵審稻2006032 |
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
117 |
振優290 |
粵審稻2006042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二、玉米:20個品種
|
序號 |
品種名稱 |
品種審定編號 |
選(引)育單位(者) |
|
1 |
金穗1號 |
粵審玉1988001 |
廣東省農科院旱作所、中國科學院遺傳所 |
|
2 |
華玉1號 |
粵審玉1990002 |
華南農業大學實驗中心 |
|
3 |
粵頂1號 |
粵審玉1992001 |
華南農業大學實驗中心 |
|
4 |
超甜43號 |
粵審玉1994001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
|
5 |
粵農90-137 |
粵審玉1994002 |
廣東省農科院旱作所 |
|
6 |
南試847 |
粵審玉1997001 |
華南植物研究所 |
|
7 |
粵農9號 |
粵審玉1999001 |
廣東省農科院作物所 |
|
8 |
農甜1號 |
粵審玉2000001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
|
9 |
粵單1號 |
粵審玉2000002 |
廣東省農科院作物所 |
|
10 |
南玉2號(原名南試2號) |
粵審玉200101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
|
11 |
粵甜3號 |
粵審玉200102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12 |
粵農19號 |
粵審玉2002001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13 |
粵單2號 |
粵審玉2003004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14 |
粵白糯1號 |
粵審玉2003006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15 |
中甜1號 |
粵審玉2004002 |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東莞市農業種子研究所 |
|
16 |
農甜2號 |
粵審玉2004004 |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
|
17 |
粵白糯2號 |
粵審玉2004006 |
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
|
18 |
正甜48(原名新世紀二號) |
粵審玉2005003 |
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 |
|
19 |
正大甜99 |
粵審玉2006002 |
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
|
20 |
廣糯3號 |
粵審玉2010001 |
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