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shen)豆2011002號
品種名稱:蒙豆31號
申請單位: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赤峰市農牧業科學院、興安盟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呼倫貝爾(er)市農(nong)業科學(xue)(xue)研究所(suo)、內蒙(meng)古農(nong)牧業科學(xue)(xue)院、赤峰市農(nong)牧業科學(xue)(xue)院、興安盟農(nong)業科學(xue)(xue)研究所(suo)
品種來源:以內豆(dou)(dou)4號為(wei)母(mu)(mu)本(ben)、蒙(meng)豆(dou)(dou)19號為(wei)父本(ben)選育(yu)而成。父母(mu)(mu)本(ben)均(jun)為(wei)呼倫貝(bei)爾市(shi)農科所選育(yu)。
性狀描述:
幼苗:出苗感光后(hou)下胚軸為綠色。
植株:亞有(you)限結莢習性,株高79cm,主莖(jing)節(jie)數14節(jie),披針葉,白花,灰色茸毛。
莢(jia):彎鐮形,熟色褐色,3-4粒(li)莢(jia)達70%以上。
籽粒(li):圓形,種皮黃色(se),種臍黃色(se),百(bai)粒(li)重18.5g。
品質:2010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粗蛋白40.86%,粗脂肪19.90%。
抗性:2009年吉林農(nong)科院大豆(dou)研(yan)究中(zhong)心(xin)人工(gong)接種抗性(xing)鑒定,中(zhong)感大豆(dou)灰斑病菌(jun)7號(7.33MS),抗大豆(dou)花葉病毒SMVⅠ(19.61%R), 抗大豆(dou)花葉病毒SMVⅢ(17.42%R)。
試驗情況:
2009年參加內(nei)蒙(meng)古自治(zhi)區大豆超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mu)產92.3kg。
2010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大豆超早熟組區域試(shi)驗,平(ping)均畝產(chan)127.0kg。
2010年參(can)加內蒙古自治區(qu)大豆超早熟組生產試驗,平(ping)均畝產111.7kg。
平均生育期88天。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miao)2.5-3.0萬株。
注意事項:灰斑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nei)蒙古(gu)自治區呼倫貝爾市(shi)≥10℃活動(dong)積溫(wen)1700℃以上適宜區種植(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