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蔗2011003號
品種名稱:桂糖36號
選育單位:廣西農科院甘蔗研究所
品種來源:ROC23×CP84-1198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中莖,蔗莖直立較均勻。蔗芽五角形,芽基下平或稍離葉痕,芽尖平齊生長帶、芽翼大,芽較扁,有后枕。節間圓筒形,實心,遮光部分莖色黃綠色,爆光久后為紫紅色。臘粉厚,無芽溝。葉鞘淡綠色,外葉耳為平過渡或三角形,內葉耳短披針形,有少量57號毛群,極易脫葉或自動脫葉。葉片濃綠色,挺直,葉尖尾部1/6稍彎曲。有少量57號毛群。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參加廣西甘蔗品種區域試驗,兩年新植一年宿根試驗,平均甘蔗畝產量5776公斤,比對照品種新臺糖22號減產1.86%,比新臺糖16號增產4.26%;平均畝含糖量為901公斤,比對照品種新臺糖22號增糖6.42%,比新臺糖16號增糖11.91%;11月至2月甘蔗蔗糖分新植宿根平均為15.60%,比對照品種新臺糖22號高1.15%,比新臺糖16號高1.10%(絕對值)。
201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蔗量4395公斤,比對照品種新臺糖22號減產11.6%,比新臺糖16號減產5.35%。
栽培要點:1、種植時每畝下種7000~8000萬芽為宜;為提高萌芽率和增加宿根的發株數,新植蔗播種后和宿根蔗開壟松蔸后最好采用地膜覆蓋。2、該品種適應性較強,水肥條件要求一般,耐粗放種植管理;在水肥較好的條件下更能發揮其增產性能。3、宿根蔗要及早開壟、徹底深松蔸促進蔗蔸基部地下蔗芽的萌發生長。4、種植時要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及少量氮肥,適時早管理、早追肥促進甘蔗生長。5、生長前期注意防治薊馬、拔除黑穗病鞭,并在生長各期注意防治其它病、蟲、草害和鼠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甘蔗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全區甘蔗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