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驗目的
為加快我省鮮食(糯)玉米新雜交種的選育和推廣,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帶動鮮食玉米產業的發展,為品種審定和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特設立我省鮮食(糯)玉米雜交種區試。
二、參試品種及供種單位
表1:參試區域試驗的組合及供種單位(標有※者為續試品種)
序號 參試組合 供種單位 郵編 聯系人 聯系電話
1 吉農糯7號※ 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100195 呂鳳金 010-62182986
2 鑫糯988※ 四川遂寧陽鑫種業 629200 何舟陽 13320635099
3 黔糯902※ 貴州省旱糧研究所 550006 任 洪 13885060706
4 豐糯1號※ 興義市吉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562400 楊家偉 13378599998
5 筑糯XB99 貴陽市農業試驗中心 550003 傅同良 0851-5983174
6 滬紫黑糯一號 安順市農科所 201106 王義發 021-62208146
7 10-263 貴陽綠豐農業有限公司 550008 朱 華 13608571105
8 金糯685 貴州卓信農業科學研究所 550008 喻本雨 15185229883
9 遵糯168 遵義益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563102 羅 勇 13985606358
10 貴糯516 貴州大學玉米研究所 550025 柏光曉 13984059306
11 滬糯88 廣州市種子進出口公司 510405 黃金虹 13802543326
12 CK筑糯2號 貴陽市農業試驗中心 550003 傅同良 0851-5983174
表2:參加預備試驗的組合及供種單位
序號 組合 供種單位 郵 編 聯系人 聯系電話
1 黔黑糯9569 貴州省旱糧研究所 550006 任 洪 13885060706
2 金彩糯670 貴州卓信農業科學研究所 550001 喻本雨 15185229883
3 噸糧10-1 貴州日月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550006 陳 鋒 13885106459
4 友甜4號 貴州友禾種業有限公司 550006 楊 云 13308510879
5 SN1001 貴州省畢節市山豐玉米所 551700 陳 琴 18785018180
6 黃糯2-118 貴州貴和種業有限公司 550008 朱永鵬 13195112888
7 JDN1 貴州省興義市吉豐種業公司 562400 楊家偉 13378599998
8 JDN2 貴州省興義市吉豐種業公司 562400 楊家偉 13378599998
9 黑糯0312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563006 祝曉云 13985248582
10 YYH09-2 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所 646100 主俊峰 13548265626
11 綠糯1號 貴州穗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558000 王之浩 13985088184
12 航玉糯8號 石家莊大農航天育種中心 050091 張寶樹 13103012628
13 CK筑糯2號 貴陽市農業試驗中心 550003 傅同良 0851-5983174
三、試驗概況
今年參試組合全部實行統一編號管理。鮮食玉米區試設一個組,承試點有貴陽市農科所、畢節地區農科所、遵義市農科所、銅仁地區農科所、黔南州農科所、安順市種子站、黔西南州農科所等共7個,設在海拔254m~1465m之間的7個市、州、地。預備性鑒定試驗設1組。承試單位和承試人由省種子管理站單獨通知。資料匯總單位:貴陽市農科所,傅同良。(聯系地址:貴陽市解放路6號銀花家園種子公司轉,電話:13985441934,郵編:550003,郵箱:zzgs19@163.com)。
四、田間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排列,二次重復。小區面積16m2,小區長5m,寬3.2m,4行區,每區組兩邊設2行保護行。每行20株(單株留苗),畝密度3333株。收中間2行(面積8m2)去殼鮮果穗計產。邊行作品嘗鑒定用。為防止串花,影響品質,在同一重復內每組合的邊行套袋自交20個果穗,以備品嘗適口性。試驗區四周設保護行,四周及重復間走道0.8m。如果某小區缺株超過10%以上的,這個小區從試驗中剔除,作缺區處理。缺株10%以內,按缺株補救方法計算。
田間排列為:
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Ⅱ 9 5 13 12 8 2 11 4 7 3 10 6
注:以上田間號即是參試組合統一編號。
五、抗病蟲性鑒定和品質分析
(一)抗病蟲性鑒定
抗病蟲性鑒定統一由四川農科院植保所按照《玉米病蟲害田間手冊》要求進行鑒定。主要鑒定大、小斑病、絲黑穗病、紋枯病、莖腐病、玉米螟。
(二)品質分析
品質現場品嘗鑒定以省品審會組織有關專家在貴陽市農科所試點進行一次統一品嘗鑒定為準。為便于同期品嘗,各供種單位(人)應向貴陽市農科所試點提供所供品種播種至采收鮮玉米的確切生育時間;請貴陽市農科所試點根據各組合不同熟期錯期(以達到同期品嘗)將各組合專門另播一品嘗小區,每組合至少播1行,并至少套袋自交25個果穗。各承試點自行進行的品嘗鑒定僅作參考。
貴陽市農科所試點對每個組合應留10個左右套袋自交果穗。對糯玉米組合待完熟后取干籽粒0.5Kg,于9月1日前送樣檢測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的百分比和蛋白質、賴氨酸、色氨酸含量。檢測單位:貴大生化所或省理化測試中心等有資質單位。
六、試驗要求
1、供種單位必須在2011年2月25日前將參加區域試驗的種子6公斤及DNA指紋鑒定和抗性鑒定用種0.5公斤(此種僅對續試組合而言)、預備試驗的種子1公斤統一用“特快專遞”寄到貴陽市農科所傅同良處(地址:貴陽市解放路6號銀花家園種子公司 轉,郵編:550003,電話:13985441934)。未按時寄到者視為自動放棄。種子質量、數量不符,責任自負,且種子不能包衣。統一寄到的參試種子,待統一編號后再分別交寄承試單位、品質檢測單位和抗病性鑒定、DNA指紋鑒定單位。另外,每個參試品種均要從試驗種中統一分出0.5公斤種子作為標準樣品(用作品種的DNA測試)。
2、2011年開始實施試驗品種田間專家現場鑒定淘汰制。省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專家選擇兩個以上(含兩個)的試點對區試中的續試組合進行抗性、豐產性等田間現場鑒定,對有明顯缺陷的組合停止試驗,取消匯總。
3、區試中的續試組合要進行親本鑒定。由選育單位或申報單位按《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試驗田間鑒定辦法(試行)》執行。
4、各承試單位不得隨意增減品種(組合)。小結和區試年終報告(重點對各編號組合的產量、熟期、適口性和抗性進行描述和綜合評價)分別在6月30日和9月30日前寄送省種子管理站余虎(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延安中路62號,郵編:550001,電話:0851-5283860,電子郵箱:yuHuaa8130@126.com)和匯總單位貴陽市農科所傅同良(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解放路6號銀花家園種子公司轉,郵編:550003,電話:0851-5983174,電子郵箱:zzgs19@163.com)及供種單位各一份。
5、試驗地要求有代表性,地勢平坦向陽,肥力均勻一對致,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水源交通方便的地塊。同一重復各小區肥力一致,前作一致,緩坡土各重復排列與坡度走向垂直。
6、適時播種,應在4月30日前播種完畢。保證苗全苗壯,有條件的地方可育苗移栽。余種播保護行掛牌,便于補缺株用。
7、施肥:N、P、K肥平衡施用,加施微肥。基肥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Kg,追肥總量尿素30Kg,三期追施肥,即苗期追30%,大喇叭期追50%~60%,抽雄期10?20%視苗而定。
8、結合追肥進行中耕培土,做到田間基本無雜草。防蟲不防病。
9、各項技術措施要在同一天完成,特殊情況至少同一重復在同一天完成。
10、嚴格執行試驗方案,及時觀察記載,數據準確,項目完整無誤,總結資料要詳細實際(切忌用果穗重折畝產),按時寄出(以郵戳為準),作總結評比依據。觀察記載標準按照《國家(甜、糯)玉米記載項目和標準》進行。
11、因災報廢的試點,于報廢后15日內函告省種子總站管理科及匯總單位,試驗經費酌情補助,人為因素報廢的,不予補助經費。
12、本方案已上“貴州農業信息網--部門頻道-種子管理站”和“貴州種業信息網”。
七、貴州省玉米雜交品種植物學性狀記載
由貴陽市農業試驗中心承擔。
附件1:《國家(甜、糯)玉米品種記載項目和標準》
附件2:2011年貴州省鮮食(甜、糯)玉米區試年終報告(格式)
貴州省種子管理站
2011年1月10日
| 相關附件: |
| 1.《國家(甜、糯)玉米品種記載項目和標準》 |
| 2.2011年貴州省鮮食(甜、糯)玉米區試年終報告(格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