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定編號 蘇鑒蘿卜201001
二、來源與類型 由南京農業大學利用晚抽薹白蘿卜不育系NAURWA01與白蘿卜自交系NAUILW-SDG02配組,于2008年育成。屬花葉類型春白蘿卜品種。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春季保護地或露地栽培。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8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6482.4公斤,比對照小紅頭增產80.2%;2009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6412.4公斤,比對照小紅頭增產72.5%;2010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36.8公斤,比對照小紅頭增產79.0%。
植株田間生長勢強,一致性好,從播種到采收約62天。株型半直立,葉片數19-21枚,深綠色,花葉深裂。肉質根圓柱形,長25-26厘米,直徑7-8厘米,肉質根白色,不易糠心,肉質脆甜,口感風味好。田間調查未見抽薹,未見霜霉病及病毒病。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塊,春季栽培南京地區一般于3-4月中旬播種,地膜覆蓋;選晴天上午播種,墑情較好時在畦內開溝,溝深2.0-3.5厘米,均勻點播,覆土平溝。
2、適宜密度。株行距約33厘米×40厘米,每畝定苗5500-6000株。
3、田間管理。整地播種前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和復合肥40公斤,春季播種后即覆蓋地膜或小中棚;應早間苗、晚定苗,第一次間苗在子葉充分展開時進行,2-3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定苗;根據土壤肥力和生長狀況確定追肥時間,一般在肉質根膨大初期(破肚后)追肥一次,畝施復合肥25-35公斤。
4、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要及時防治蚜蟲、小菜蛾、菜青蟲與霜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