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津審麥2010005
品種來源: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1994年用935024作母本、935106作父本,經過5年系譜選育于1999年選育而成。
選育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半冬性,中晚熟。幼苗半匍匐,分蘗力、成穗率中等,株高69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硬質,平均畝穗數33.0萬,穗粒數33.4粒,千粒重45.4克。2009年抗寒鑒定結果:凍害級別2+,越冬莖99.6%,死莖率0.4%。2010年抗寒鑒定結果:凍害級別5,越冬莖97.6%,死莖率2.4%。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感白粉病(S),高感葉銹病(HS),中抗條銹病(MR)。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800克/升,粗蛋白質14.27%,濕面筋32.0%,沉降值33.5毫升,吸水率65.2%,形成時間3.4分鐘,穩定時間2.6分鐘,弱化度121F.U,評價值46,最大拉伸阻力312E.U,延伸性15.4厘米,能量66.0平方厘米,硬度指數69.7,為中筋小麥品種。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454.07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16.15公斤/畝)增產9.11%,增產極顯著,居16個品種第五位。2008~2009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77.11公斤,較對照品種京冬8號(411.12公斤/畝)增產16.05%,居11個參試品種第一位。2009~2010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50.91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16.35公斤/畝)增產8.30 %,居15個品種第五位。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適量播種,提高整地和播種質量。適宜播期為10月上旬,畝基本苗一般20萬左右;加強田間管理,澆好灌漿水;及時防治病蟲害和草害。
審定意見:天津市中上等肥力地塊做冬小麥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