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貴州省小麥新品種(系)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實施方案
一、目的
試驗旨在鑒定新選育小麥品系在不同生態類型地區的豐產性、穩產性和抗逆性,并確定其利用價值,為品種的審定、示范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二、試驗的匯總主持單位和匯總主持人
試驗匯總主持單位貴州省旱糧研究所,匯總主持人英敏。
三、參試品種及承試單位
今年小麥區試設一個普通組,參試種共13個(含對照)。其中續試品種3個,新參試品種9個,承試點9個,對照CK為貴農19,見附表1。生產試驗品種4個(含對照),承試點5個,以當地主推品種作對照。參試品種及承試單位詳,見附表2。
四、供種事項
小麥供種單位必須在10月1日前將種子直接寄到承試點。試驗種子應經過精選,除去芽粒、病粒、蟲粒、無胚粒等不完善粒,隨種子樣提供種子真實的發芽率(參試品種種子發芽率應不低于國家標準即85%)、千粒重等數據;區域試驗種子每個品種每個試點1公斤;生產試驗種子每個品種每個試點5公斤。同時參加區試的品種要寄500克種子到黔西南州農科所作抗病性鑒定和50克種子到貴州大學麥作研究中心作DNA鑒定。種子郵寄時須有內外標簽,請注意安全包裝,避免受潮變質、破漏損失或混雜。凡種子質量未達標、數量不足及過期不寄種子的視為自動放棄。
五、試驗設計及要求
1、選擇具有代表性、土壤肥力均勻的地塊作試驗地。
2、播種期在10月15日~11月15日之間,高寒地區可稍早,低熱地區宜稍遲。按照當地大面積生產實際確定。
3、各試點收到參試種子后,在待播期間應妥善保存,并將收到的全部參試品種(對照除外)各取10克保留以便驗證檢查各試點參試品種的一致性。試驗播種量同當地大田生產水平,保證畝基本苗11~15萬。同一試點內畝基本苗應當相對一致。各試驗點應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播種前精細整地、稱種到行、均勻播種、抗旱保墑、及早查苗間苗補苗等措施,保證試驗小區之間相差不超過2萬苗/畝,分布均勻,無缺苗斷行。
4、田間管理與大田水平相當,試驗區內各項管理措施要及時一致,同一區組內的管理措施必須在同一天完成。
5、 田間設計:區試采用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復、小區面積0.02畝,8行區,形狀長方形(注意長寬比例適中),重復間走道0.5米,試驗地四周設保護行,小區排列圖如下(按品系代號順序排列):
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Ⅱ 9 13 11 10 3 12 8 7 5 4 2 1 6
Ⅲ 12 6 2 13 4 5 3 1 8 10 11 7 9
生產試驗采用對比方法試驗,二次重復,小區面積0.1畝,全田收獲計產。
小區排列圖如下:
Ⅰ CK 1 2 3
Ⅱ 1 3 CK 2
六、 試驗總結
1、收獲后進行全面總結,生產試驗可不作室內考種,試驗產量表于7月5號前先寄出,7月15日前(以郵為準)將總結(加蓋單位公章)寄送省種子管理站品種管理科及匯總單位各一份,同時分別發送電子郵件(省種子管理站品種管理科:王金洪,E-mail:wjh012345@126.com,郵編:550001,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延安中路62號,電話:0851-5283860。匯總單位:貴州省旱糧研究所,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小河金農社區,郵編:550006,電話:0851-3761556,匯總人:英 敏,E-mail:ym0519@163.com)。
2、抽穗后,省種子管理站和匯總單位視情況組織檢查觀摩鑒定。
七、區試中的續試組合要進行鑒定,按《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試驗田間鑒定辦法(試行)》執行。
八、抗性鑒定
各參試單位在寄參試種的同時寄500克種子到黔西南州農科所石明處,統一作抗病性鑒定。聯系人:石明,地址:興義市貴醇路70號黔西南州農科所,郵編:562400,電子郵箱:shiming1616@126.com。
九 、品質分析
參加區試的品種都要作品質測試。取樣點:貴州省旱糧所、畢節地區農科所、黔西南州農科所、銅仁地區農科所,這四個區試點在收獲后,必須于7月1日前請將品質測試的種子寄到貴州大學麥作研究中心任明見處,統一作品質測試。每個品種取樣2公斤。地址:貴州大學農學院麥作中心,郵編:550025,電子郵箱:rmj72@163.com。
十、DNA測試
各參試單位在寄參試種的同時寄50克種子到貴州大學麥作研究中心徐如宏處,統一作DNA鑒定。地址:貴州大學農學院麥作中心,郵編:550025。
十一、 其它事項
1、各試點必須明確專人負責試驗。承試人員要認真閱讀本實施方案和記載標準,按標準記載,以提高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及可靠性,確保試驗質量。
2、因災報廢的試驗,請于報廢后15天內以公函形式向省種子站品管科及匯總單位通報情況。
表1:2010~2011年度貴州省普通組小麥區域試驗參試新品系及承試單位及地址
序號 參試品系 供種單位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郵編 承試單位(地址) 承試人 聯系電話 郵編
1※ 吉麥1號 吉豐種業有限公司 楊家偉 13378599998 562400 貴州省旱糧所 英 敏 0851-3761556 550006
2※ 綿08Z5 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 周 強 13990129736 621023 安順市農科所(普定縣) 覃志順 0853-8645877
13765388795 562109
3※ 黔育19 貴州省旱糧研究所 何慶才 13985145119 550006 遵義市農科所(遵義縣) 唐相群 13035518871 563102
4 貴農008-8 貴州大學教學試驗場 楊昌河 13037861087 550025 銅仁地區農科所 陳 露 15085838888 554304
5 畢2008-1 畢節地區農科所 唐映軍 13885717439 551700 黔南州農科所(貴定縣) 王邦平 18985446288 551300
6 畢2009-1 畢節地區農科所 唐映軍 13885717439 551700 畢節地區農科所 唐映軍 13885717439 551700
7 興育982 黔西南州農科所 石 明 18685951616 562400 黔西南州農科所 姚正奎 13310794959 562400
8 貴農08-9 貴大麥作中心 任明見 13985137854 550025 黔東南州農科所 李云珍 13985289402 556000
9 內麥11 四川省內江市農科所 楊 云 13308510879 550006 盤縣種子站 劉 榕 13984624668 553537
10 黔育20號 貴州省旱糧研究所 何慶才 13985145119 550006
11 川06品6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楊武云 13982076618 610066
12 W28K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丁 濤 13618076759 610041
13 貴農19CK 貴大麥作中心 任明見 13985137854 550025
表2:2010~2011年度貴州省普通組小麥生產試驗參試新品系及承試單位及地址
序號 參試品系 供種單位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郵編 承試單位(地址) 承試人 聯系電話 郵編
1 吉麥1號 吉豐種業有限公司 楊家偉 13378599998 562400 銅仁地區農科所 陳 露 0856-5241012 554304
2 綿08Z5 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 周 強 13990129736 621023 遵義市農委種子站
(紅花崗區官井路)
母秋容 13984950589 563000
3 黔育19 貴州省旱糧所 何慶才 13985145119 550006 畢節地區種子站
(貴州省畢節市桂花路水井坡16#) 張榮達 0857-8225412 551700
5 貴陽市種子站
(貴陽市金陽新區市級行政中心市政府大樓貴陽市農委) 龔一民 13984354483 550081
6 黔西南州農科所
(興義市貴醇路70號) 姚正奎 13310794959 562400
附件:1、貴州省小麥品種(系)區試年終報告;
2、貴州省小麥品種(系)區域試驗記載標準。
貴州省種子管理站
2010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