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9012
申報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品種來源:200119×200103。母本200119是由上海園與農大40號雜交系選獲得的長方燈籠形甜椒自交系;父本200103自交系是由國外引入的雜交種經系選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高60~90cm,開展度60cm左右。第一雌花節位11節左右。果實長燈籠形,青熟果綠色,生理成熟果紅色,果縱徑10cm左右,橫徑約7cm,平均單果重約100g左右,大果可達200g左右,味甜,果肉脆,品質好。中熟,連續座果性好,果實生長快,高產穩產。
抗病鑒定: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抗病性鑒定,抗TMV、耐CMV。苗期人工接種鑒定TMV的病情指數為7.6,CMV病情指數為22.4。
品質分析: 經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測定,每百克鮮重VC含量124.0mg,干物質6.8g,總糖3.7g。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甜椒試驗,2007年平均畝產2887.7kg,比對照中椒4號增產8.9%;2008年平均畝產3345.2kg,比對照中椒4號減產2.0%。兩年平均畝產3116.5kg,比對照中椒4號增產3.5%。兩年12個點次8個點增產,增產點比例66.7%。
栽培要點:大棚栽培于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種,3月中下旬定植大棚,行距50cm,株距35cm,單株定植;春露地栽培于2月中旬播種,4月中下旬定植露地,地膜覆蓋栽培,行距50cm,株距30cm,每穴2株。定植前施足基肥,座果后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果實充分生長。生產中及時防治病毒病、疫病、蚜蟲、茶黃螨、棉鈴蟲等病蟲害。
適宜區域:山西省各地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