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山西 » 正文

2009年山西審定棉花、向日葵、大豆、花生品種簡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0-31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261
 

棉花

1. 晉棉51 號

審定編號晉審棉2009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遺傳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遺傳研究所

品種來源:晉棉6號與野生種異常棉(G.anomalum)雜交,F0的幼胚采用離體培養,F1代的幼苗進行染色體加倍,F2~F3代連續用晉棉6號作父本回交轉育,F4代以后根據育種目標連續多代選擇與鑒定育成。原名“TY-21”。

特征特性:株高60~80cm,株形較緊湊,呈筒型,葉片3~5裂,葉肥厚、較小,莖枝葉有密集的灰白色茸毛,鈴重5g左右,鈴殼較薄,吐絮暢而集中,纖維潔白,衣分41%左右,種子灰褐色。

抗病鑒定:2007~2008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綜合評價為抗枯萎病,感黃萎病。

品質分析:2007~2008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HVICC校準),平均長度29.1mm,整齊度83.8%,比強度28.9cN/tex,伸長率6.3%,馬克隆值3.8。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中部特早熟棉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82.6kg和88.0kg,分別比對照晉棉37號增產11.2%和10.6%,兩年平均畝產85.3kg,比對照增產10.9%。

栽培要點:栽培密度每畝8000~10000株;中后期加強水肥管理;注意防治蟲害。

適宜區域:山西中部特早熟棉區。

2. 晉棉52號

審定編號晉審棉2009002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BD111-1/抗124。原名“汾選339”。

特征特性:株高60~80cm,果枝始節位4~5節,株型筒型,葉片3~5裂,葉色深綠,花乳白色,鈴卵圓,4~5室,單鈴重5~6g。

抗病鑒定:2007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接種鑒定,抗枯萎病,感黃萎病。

品質分析:2008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HVICC校準),平均長度28.4mm,整齊度84.8 %,比強度28.1cN/tex,伸長率6.4%,馬克隆值4.2,反射率72.6%,黃度7.5,可紡性指數140。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中部特早熟棉區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83.1kg和88.9kg,分別比對照晉棉37號增產11.7%和11.7%,兩年平均畝產86.0kg,比對照增產11.7%。

栽培要點:精細整地,飽澆底水,注意播前曬種,保證全苗;適期早播,覆膜種植;田間早管理,早打頂,適時化控;及早防治害蟲,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棉蚜,中后期采取誘殺成蟲、滅卵及用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防治2、3代棉鈴蟲的危害。

適宜區域:山西中部特早熟棉區。

3. 運棉3539

審定編號晉審棉2009003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962(選自晉棉12)與2001pb-3中株系136雜交,再經回交選育而成。原名“3539”。

特征特性:根系發達,出苗快,苗壯,生長穩健,株高100cm左右,株型為塔型,植株清秀,長勢強,葉色深綠,莖桿綠色、堅硬,鈴圓形,鈴殼薄,上、中、下部結鈴分布均勻。

抗病鑒定:2006~2008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接種鑒定,綜合評價為耐枯萎病,感黃萎病。

抗蟲鑒定: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鑒定,綜合評定抗性級別為抗(2級)。

品質分析:2007~2008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HVICC校準),平均長度27.2mm,整齊度83.8%,比強度29.05cN/tex,伸長率6.25%,馬克隆值4.78,反射率76.55%,黃度8.45,可紡性指數133。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區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105.9kg和120.3kg,分別比對照中棉41號增產6.0%和6.4%,兩年平均畝產113.1kg,比對照增產6.2%。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21.2kg,比對照中棉41號增產5.4%。

栽培要點:播前施足農家肥,氮、磷、鉀做底肥配合使用;4月上旬適期播種,畝留苗密度3500-4000株;適時適量化控;盛花期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20kg左右;苗期注意防治薊馬,棉蚜等害蟲,生育后期注意防治紅蜘蛛等害蟲,棉鈴蟲一般發生年份二代不需防治,大發生年份適當防治,三代、四代棉鈴蟲卵盛期適時適量防治。

適宜區域:山西南部中熟棉區。

4. 科能0518

審定編號晉審棉2009004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三聯種苗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三聯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628(選自晉棉25)與2001pb-3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100cm左右,株形緊湊,透光性好,葉片大小適中,葉色較深,莖桿堅韌,鈴卵圓形,出苗好,前、中期長勢強,結鈴性好,果枝始節位低,吐絮暢。

抗病鑒定:2006~2008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接種鑒定,綜合評價為抗枯萎病,感黃萎病。

抗蟲鑒定: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檢驗,二、三代蟲害率高于對照(中棉41),四代與對照無顯著差異。

品質分析:2007~2008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HVICC校準),平均長度27.42mm,整齊度83.75%,比強度29.1cN/tex,伸長率6.4%,馬克隆值5.06,反射率75.95%,黃度7.65,可紡性指數130.5。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區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109.9kg和119.2kg,分別比對照中棉41號增產6.8%和5.4%,兩年平均畝產114.6kg,比對照增產6.1%。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23.4kg,比對照中棉41號增產7.3%。

栽培要點:采用地膜覆蓋,適時播種;畝留苗密度3000~3500株;要施足底肥,重施蕾花肥,后期視長勢可適當追施葉面肥以防早衰;當百株棉鈴蟲二鈴以上幼蟲超過10頭時應及時防治,同時注意防治紅蜘蛛、盲椿象、蚜蟲等害蟲。

適宜區域:山西南部中熟棉區。

5. 凱棉1號

審定編號晉審棉2009005

申報單位:山西省凱盛肥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山西省凱盛肥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506作母本,GE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100cm左右,株型為筒型,下部葉片較大,中上部較小,通透性好,莖葉有茸毛,鈴卵圓形,鈴重6.0g,鈴殼薄,結鈴性強。

抗病鑒定:2006~2008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接種鑒定,綜合評價為耐枯萎病,感黃萎病。

抗蟲鑒定: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鑒定:綜合評定抗性級別為抗(2級)。

品質分析:2007~2008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HVICC校準),平均長度25.96mm,整齊度82.65%,比強度27.7cN/tex,伸長率6.6%,馬克隆值4.69,反射率76.75%,黃度7.55,可紡性指數121.5。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107.2kg和126.5kg,分別比對照中棉41號增產4.2%和11.9%,兩年平均畝產116.9kg,比對照增產8.2%。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26.7kg,比對照中棉41號增產10.2%。

栽培要點:4月上旬適期播種;畝留苗密度3500~4000株;適時適量化控;現蕾期澆第一水,盛花期澆第二水并畝追施尿素15~20kg;苗期防治薊馬,棉蚜等害蟲,吐絮期注意防治紅蜘蛛,棉鈴蟲一般發生年份二代不需防治,大發生年份適當防治,三代、四代棉鈴蟲卵盛期適時適量防治。

適宜區域:山西南部中熟棉區。

向日葵

1.晉葵10 號

審定編號晉審葵2009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農家種“三道眉”為親本,采用“半分法”育成。原名“經葵4號”。

    特征特性:株高258cm,莖粗2.4cm,盤徑23.5cm,葉片數25片,籽粒長度2.5cm,種皮顏色為黑白相間條紋,百粒重14g,耐旱、耐鹽堿、耐菌核病。

    品質分析:2008年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脂肪(籽實)25.3%,粗蛋白(籽仁)28.61%,純仁率51%。

產量結果:2007~2008年參加山西食用向日葵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220.6kg和160.0kg,分別比對照YS809增產19.2%和14.9%,兩年平均畝產190.3kg,比對照增產17.4%。

栽培要點:輪作倒茬,避免重茬種植;畝留苗1500株,播種深度3~5cm;2對真葉時間苗,現蕾期中耕培土,開花期澆水;花盤背面呈黃色時及時收獲。

適宜區域:山西食用向日葵產區。

2. 澳葵62

審定編號晉審葵2009002

申報單位: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選育單位:澳大利亞利福來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FS601×FR819

鑒定情況:2007年通過國家鑒定(國品鑒葵2007010)

特征特性:株高145cm,葉片數29.7片,莖粗2.27cm,平盤,無空心,花盤傾斜度2級,籽粒淺黑、卵圓形,百粒重5.6g,單盤籽實重60.37g,結實率82.3%,單盤籽粒1262.6粒,籽仁率72.07%。

抗病鑒定: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鑒定,黃萎病指30.28,黑斑病指22.50,褐斑病指26.25;銹病、菌核病未發生。

品質分析: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2005、2006、2008年籽實含油率分別為42.99%、44.27%、46.36%。

產量結果:2005~2006年參加國家油葵西北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201.1kg和200.9kg,分別比對照G101增產6.3%和7.5%,兩年平均畝產201.0kg,比對照增產6.9%。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190.6kg,比對照G101增產6.9%。2008年參加山西油用向日葵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2.8kg,比對照G101增產6.1%。

栽培要點畝留苗3300株左右;畝施尿素10kg,磷酸二胺7.5kg,硫酸鉀7.5kg做底肥,3~4葉期適時定苗,現蕾期適量追施氮肥,適時收獲晾曬。

適宜區域:山西油用向日葵產區。

大   豆

1.晉豆40號

審定編號:晉審豆2009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晉豆19號為母本,汾豆21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名“9877-10”。

特征特性:無限結莢習性,株高70~90cm,圓葉、紫花、棕毛,主莖節數15節左右,莖桿粗硬,單株結莢17~26個,單株粒數44~55粒,種皮黃色、黑臍,圓粒,有光澤,百粒重18~24g。中部地區復播生育期91天左右,北部地區春播100~115天。

品質分析:2008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粗蛋白40.61%、粗脂肪20.66%。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大豆早熟區區域試驗,2007年平均畝產151.8kg,比對照晉豆25號增產5.0% ;2008年平均畝產148.7kg,比對照晉豆25號增產5.5% 。兩年平均畝產150.3kg,比對照晉豆25號平均畝產142.8kg增產5.2% ,兩年16個點次12點增產。2008年參加山西省早熟區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8.1kg,比對照晉豆25號增產11.0%,8個試點7點增產。

栽培要點:精細整地,施足底肥,播前畝施農家肥1500kg、硝酸磷肥30kg;畝播量中部復播7.5kg,北部春播6.0kg;留苗密度中部復播每畝25000株左右,北部春播每畝18000株;田間管理要早定苗、早中耕、早追肥、早治蟲,及時收獲。

適宜區域:山西中部地區麥茬復播、北部地區春播。

2.晉豆41號

審定編號:晉審豆2009002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晉豆19號為母本,窄葉黃豆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名“同豆H516”。

特征特性: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75cm左右,株型收斂,分枝少,葉披針形、葉色濃綠,紫花、棕毛,分枝2~3個,單株結莢20個左右,籽粒橢圓形,臍淺褐色,百粒重18g左右,一般比晉豆25號晚熟4~5天。抗旱性好,抗逆性強。

品質分析:2008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分析:粗蛋白質40.73%、粗脂肪19.12%。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大豆早熟區區域試驗,2007年平均畝產153.1kg,比對照晉豆25號增產5.9% ;2008年平均畝產151.3kg,比對照晉豆25號增產7.3% 。兩年平均畝產152.2kg,比對照晉豆25號平均畝產142.8kg增產6.9% 。兩年16個點次9點增產。2008年參加山西省早熟區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1.2kg,比對照晉豆25號增產6.4%,8個試點6點增產。

栽培要點:施足底肥,一般畝施農家肥2500kg,硝酸磷肥20kg,過磷酸鈣30kg。適時播種,春播5月中上旬播種為宜。合理密植,每畝19000株為宜。田間管理及時間苗、定苗,花期及時防治大豆實心蟲。

適宜區域:山西北部地區春播。

花 生

1. 晉花6號

審定編號:晉審花(認)2009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品種來源:臨花9831/魯花9號。臨花9831為山西省農科院小麥所自育高代品系,魯花9號從山東省引進。原名“臨花4號”。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緊湊,疏枝型,連續開花習性,生長整齊,生長勢強,主莖高27.6cm,莖節間較短,葉色深綠,葉片橢圓形、較小,單株總分枝10.9個,結果分枝8.6個,單株果數20.9個,莢果大而集中,果嘴稍顯,籽仁橢圓形、粉紅色,單株果粒數多,雙仁率高,百果重164.8g,出仁率75%,生育期春播135天,夏播115天左右,較對照品種晉花4號熟期略晚。

品質分析: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粗蛋白22.44%,粗脂肪51.29%,油酸38.3%,亞油酸40.5%,亞麻酸0.3%,黃曲霉毒素未檢出B1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山西省花生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286.2kg,比對照平均增產13.7%,試驗點11個,11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其中2007年平均畝產296.6kg,比對照晉花3號增產10.6%;2008年平均畝產277.5kg,比對照晉花4號增產18.0%。

栽培要點:適宜排水條件良好、中等以上肥力沙壤地種植,播前N、P、K配合施足底肥,足墑播種,確保苗全、苗壯;我省中北部地區春播適宜播期為4月25~30日,南部地區4月20日左右,南部麥田夏播越早越好,不遲于6月20日為宜;高肥地畝8000~8500穴,中肥地9500~10000穴,每穴雙粒;出苗時及時清棵,開花后結合中耕進行根部培土,促進果針下扎,座果后葉面噴施微肥2~3次,防止早衰;開花下針和結莢期注意防旱排澇并補充肥水,高肥地或多雨年份,注意控制旺長,生育后期保根護葉,注意適時收獲。

適宜區域:山西省花生產區。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