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種站〔2009〕32號
關于做好2009-2010年度福建省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與生產試驗工作的通知
各承試單位:
現將2009-2010年度福建省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與生產方案寄發給你們,請按方案要求,認真組織實施,指派專人負責,按記載本要求做好觀察記載,并及時做好總結上報工作,將記載本與年終報告于2010年7月10日前寄到省種子總站良繁科。請有關設區市種子管理站做好轄區內試驗點的檢查指導工作。
附件:2009-2010年福建省油菜品種區域試驗與生產試驗方案
二00九年十月十九日
2009-2010年度福建省油菜品種區域試驗與生產試驗方案
一、試驗目的
鑒定油菜新品種的豐產性、穩產性、優質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種特性,為新品種審定和推廣提供依據。
二、參試品種
|
品種名稱 |
品種選育單位 |
品種類型 |
參試類別 |
|
秦優十號 |
咸陽市農科所 |
雜交油菜 |
區試、生試 |
|
浙雙72 |
浙江省農科院作物所 |
雜交油菜 |
區試、生試 |
|
滬油雜1號 |
上海市農科院 |
雜交油菜 |
區試、生試 |
|
油研11號 |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 |
雜交油菜 |
區試、生試 |
|
高油605(CK) |
浙江農業大學 |
常規品種 |
區試、生試 |
|
浙雙6號 |
浙江省農科院 |
雜交油菜 |
區試 |
|
浙油18 |
浙江省農科院 |
雜交油菜 |
區試 |
|
油研10號 |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 |
雜交油菜 |
區試 |
|
中雙11號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 |
雜交油菜 |
區試 |
|
中油5628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 |
雜交油菜 |
區試 |
|
福油4號 |
福建省農科院作物所 |
常規品種 |
僅作生產試驗第二對照 |
三、承試單位及聯系人
|
承試單位 |
通訊地址 |
承試人 |
聯系電話 |
郵編 |
承試組別 |
|
寧化縣種子管理站 |
寧化縣農業新村農業大樓 |
張欣榮 |
0598-6821998 |
365400 |
區試、生試 |
|
長汀縣種子管理站 |
長汀縣兆征路130號 |
彭仁宗 |
0597-6833241 |
366300 |
區試、生試 |
|
福鼎市良種場 |
福鼎市店下鎮后埕村 |
吳思穩 |
0593-7291233 |
355200 |
區試 |
|
邵武市種子管理站 |
邵武市農業局大院 |
陳梅香 |
0599-8331620 |
354000 |
區試 |
|
浦城縣種子管理站 |
浦城縣興華路148號 |
齊國強 |
0599-2822387 |
353400 |
區試、生試 |
四、區域試驗設計及要求
1.試驗設計及試驗地選擇:區域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每小區種植面積20cm2(含溝畦),試驗地四周設有保護行。試驗地要選擇地勢平坦(不受建筑物或林木等遮蔭影響)、肥力較好、排灌方便、前茬一致、非十字花科作物連作的地塊。
2.播種時間、種植方式及種植密度:播種時間根據當地種植習慣,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穴栽穴播。直播每穴播種5~6粒,3~4片真葉時每穴定苗2株,并移栽補缺,確保每畝基本苗1.2萬株左右。移栽每穴栽苗2株,每畝基本苗0.8萬株左右。
3.田間管理:按當地大田生產水平和習慣進行,治蟲又治病,只除草不去雜。試驗地栽培管理措施要及時、一致,同一項施肥必須在同一天內完成,并于晴日傍晚進行。
(1)施肥參考意見:
以畝產100公斤油菜籽計,需純氮7.5~10公斤、磷4~5公斤、鉀7~10公斤,氮、磷、鉀配比大致為1:0.5:1。基肥、苗肥、苔肥的氮肥用量比例為5:3:2,磷、鉀肥作基肥與苗肥施。農家肥以基施為主,需占總肥量的50%以上。具體施肥時期及施肥量如下:
①播種前畝施生物有機肥75公斤、45%復合肥30公斤、鈣鎂磷15公斤、硼砂1公斤作基肥。
②3-4片真葉時定苗,隨即施肥,畝用復合肥2.5公斤,尿素2.5公斤或碳胺7公斤加水澆穴,結合治蟲,畝用100克樂果加水45公斤噴治。
③5-6片真葉時進行中耕結合施復合肥7公斤、尿素2.5公斤或碳胺6公斤加水澆施。
④8-12片真葉時中耕結合施復合肥7公斤,鉀肥3公斤。在霜雪來臨前畝用豬牛欄糞10擔蓋在地面上用以防凍。此時若有早苔、早花摘心一次以促分枝。
⑤抽苔期:畝用尿素1公斤,葉面寶1支、硼砂100克、磷酸二氫鉀150克進行根外噴施。
⑥初花期:畝用尿素1公斤,葉面寶1支、硼砂100克、磷酸二氫鉀150克加水進行根外噴施。這樣可大大提高結實率,增加每果粒數和粒重。
(2)田管參考意見:
①化學除草:整地前一周畝用農達100克兌水30公斤噴霧清除田間雜草。播種后三天內畝用乙草胺芽前除草劑100克兌水45公斤均勻噴于畦面。使用芽前除草劑時保證畦面濕潤,效果最佳。
②間苗定苗:移栽田每穴栽苗2株。直播田每穴播種5~6粒,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每穴定苗2株,并移栽補缺,確保全苗。
③科學管水:油菜既需水又怕漬。因此,播后遇大雨,要松土或重播,冬旱要及時溝灌(不淹畦面),促進早出苗。三、四葉期定苗后,隨即中耕、施肥,如土壤干燥要灌跑馬水,五葉后蹲苗10天左右。整畦時要開好三溝,串心溝和圍溝深30厘米,圍溝與出水溝深些,春節前進行清溝培土,以利排水防漬,防倒。
4.及時收獲。要求適時收獲,做到成熟一個收獲一個,單打單收,全區收獲記產。
五、生產試驗
生產試驗采用對比法排列,大區種植,不設重復,每個品種種植0.5畝以上(對照種種植面積不少于0.2畝),并在同一塊地相鄰種植。播種時間、播種量、播種方式以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當地大田生產水平和習慣進行,并要做好高產栽培配套技術的落實,充分發揮試驗品種的產量潛力。生產試驗要求在油菜成熟收獲前進行一次菌核病調查,每品種調查樣本數不少于30株。
六、試驗結果、材料匯總
區域試驗各承試點要根據試驗結果提出參試品種利用意見,并寫在年終報告上。年終報告一式3份,其中一份留檔,另外兩份請在2010年7月10日前寄省種子總站良繁科(通訊地址:福州市華林路123號,郵編350003),并發送記載本和年終報告電子版至teng0591@126.com。生產試驗承試單位同時提供生產試驗總結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