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6
育種人:安徽科技學院
品種來源:鳳糯2146-3(1)(來源于鳳糯2146雜交種的二環系)×P秦7-3(來源于poo119與秦糯1號雜交后代的二環系)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綠色,花藥黃色,花絲青色。果穗長錐型,軸白色,籽粒白色,硬粒型。
2007年、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4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遲熟1-2天。株高247厘米左右,成株總葉片數17片左右。穗位107厘米左右,穗長21厘米左右,穗粗4.6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13.4%,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4級,小斑病2.0級,矮花葉病0.2級。
品質表現:2007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7.4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5.2分;2008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8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2.7分。200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支鏈淀粉/總淀粉96.08%,皮渣率12.08%。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72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1.4%;2008年區試畝產74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2.7%。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鳳糯2062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鳳糯2062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鳳糯2062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