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豐優香占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4004
選育單位: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
品種來源:粵豐A×R6547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三系雜交秈稻品種,生育期145天。幼苗葉鞘綠色,葉片顏綠色,株高115cm,劍葉直略斜,株型集散適中,莖桿較粗壯,抗倒性強。穗長24 cm,穗型弧形,穗分枝較多,穗粒數160粒,成穗率70%左右,結實率85%,穎尖白色,無芒,谷殼鮮黃,千粒重28g。
品質分析:2001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測試中心(杭州)品質分析:糙米率79.2%,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3.5%,堊白粒率7%,堊白度0.7%,粒長7.1mm,長寬比3.5,透明度1級,籽粒蛋白質含量8.4%,直鏈淀粉含量13.5%,堿消值7.0級,膠稠度84mm。9項指標達部頒優質米1級標準,3項指標達2級標準。
抗性鑒定:2001年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ZB1、ZB2、ZC13、ZD1、ZE3、ZG1六個生理小種接菌鑒定病級均為高抗(0級);對白葉枯病菌群Ks-6-6、Px079、Js49-6表現為抗病(1級),對浙173中抗(3級);對穗頸瘟中抗(2級)。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豫南稻區中秈A組區域試驗,8點匯總,平均稻谷519.9kg/畝,比對照一豫秈3號增產6.7%,比對照二Ⅱ優838減產11.5%,居11個品種第9位;2003年續試,8點匯總平均稻谷377.4kg/畝,比對照Ⅱ優838減產4.07%,居13個品種第5位。
2003年參加豫南稻區中秈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06.2kg,比對照Ⅱ優838減產0.5%,居7個品種第3位。
適宜地區:豫南秈稻區作優質稻種植,一般畝產500 kg。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4月下旬播種,水育秧每畝落谷量10kg,旱育秧每畝落谷量20kg,大田每畝用種量1.0-1.5kg,秧田畝施用純N15-20kg,注重增施磷鉀肥,一葉一心早施斷奶肥,三葉期追施接力長粗肥,移栽前5-6天施好起身肥,秧齡一般30-35天。
2、栽足基本莖蘗苗:一般每畝大田栽足2萬穴,每穴莖蘗苗4-5個,每畝基本莖蘗苗8-10萬。
3、合理施肥,科學用水:每畝大田施用純N12.5-15kg,有機與無機肥搭配,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比例為1:0.25:0.5,肥料運籌采取“前重、中控、后補”方式,即基面肥70%、分蘗肥20%、平衡肥10%。水漿管理采取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蘗,當田間總莖蘗苗夠穗苗90%時,適時分次擱田,莖蘗高峰苗控制在每畝25萬以內,生育后期田間干濕交替,養根保葉,收割前一周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