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豐優269
一、審定編號 蘇審稻200604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鹽優269”,屬三系雜交中秈稻組合,由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天豐A×鹽恢269配組,于2002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中秈稻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3-2004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58.4公斤,較對照汕優63增產5.0%,兩年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0.0公斤,較對照增產12.1%。每畝有效穗15萬左右,每穗實粒數150粒左右,結實率83%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株高11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43天左右,較對照遲4-5天。
株型較緊湊,穗型大,分蘗力較強,葉色綠,群體整齊度較好,后期熟色較好,抗倒性較好;接種鑒定中感白葉枯病、穗頸瘟;品質據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2003-2004年檢測,長寬比3.2,整精米率65.5%,堊白粒率39.0%,堊白度6.2%,膠稠度5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9%,米質中上。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一般4月底至5月上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濕潤育秧每畝15公斤左右,旱育秧每畝20公斤左右。
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秧齡30~35天,栽插密度每畝1.8萬穴左右,基本苗7~8萬。
3、科學肥水管理。一般每畝大田施純氮15公斤,配合用磷鉀肥,肥料運籌應掌握前重、中控、后補的原則,基、蘗、穗肥比例以5∶3∶2為宜;水漿管理應淺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蘗,夠苗后及時擱田,抽穗揚花期保持水層,當畝莖蘗苗數達18萬時開始擱田,高峰苗控制在25萬以內,后期干濕交替,收獲前5-7天斷水。
4、病蟲草害防治。做好秧田稻薊馬、大田螟蟲及紋枯病等防治工作。











